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2章 基本案情 | 第11-14页 |
2.1 案情简介 | 第11-12页 |
2.2 判决结果及理由 | 第12-14页 |
第3章 主要争议焦点 | 第14-16页 |
3.1 本案票据无因性原则的适用存在争议 | 第14页 |
3.2 本案票据纠纷举证责任的分配存在争议 | 第14-15页 |
3.3 本案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存在争议 | 第15页 |
3.4 被上诉人是否存在伪报票据丧失的行为存在争议 | 第15-16页 |
第4章 争议焦点的法律分析 | 第16-29页 |
4.1 票据的无因性理论在审判中的适用 | 第16-19页 |
4.1.1 学界对于票据无因性的相关观点 | 第16-18页 |
4.1.2 我国票据法坚持票据无因性对票据权利行使的一般效力 | 第18-19页 |
4.2 失票人应苛以更为严格的举证责任 | 第19-22页 |
4.2.1 我国关于票据诉讼纠纷的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 | 第20-21页 |
4.2.2 票据权利诉讼中举证责任承担的原则 | 第21-22页 |
4.3 背书连续的正当持票人不适用票据善意取得 | 第22-24页 |
4.3.1 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2-24页 |
4.3.2 票据善意取得之效力 | 第24页 |
4.4 伪报票据丧失行为的认定 | 第24-27页 |
4.4.1 伪报票据丧失行为定义 | 第25-26页 |
4.4.2 伪报票据丧失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26-27页 |
4.5 法律建议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