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忻 | 第9-16页 |
1.2.1 水文地质结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外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主要水文地质试验方法 | 第10-11页 |
1.2.3 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 第18-45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25页 |
2.1.1 交通状况概况 | 第18-19页 |
2.1.2 经济概况 | 第19-20页 |
2.1.3 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2.1.4 气象 | 第21页 |
2.1.5 水文 | 第21-25页 |
2.1.6 地震 | 第25页 |
2.2 地层 | 第25-35页 |
2.2.1 区域地层 | 第25-30页 |
2.2.2 地层岩性 | 第30-35页 |
2.3 地质构造 | 第35-45页 |
2.3.1 区域地质构造 | 第35-38页 |
2.3.2 褶皱 | 第38页 |
2.3.3 断裂 | 第38-43页 |
2.3.4 研究区附近断裂分布情况 | 第43-45页 |
2.3.5 构造节理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第45-58页 |
3.1 岩性及其结构的水文地质意义 | 第45页 |
3.2 含水介质及渗透结构的特征 | 第45-48页 |
3.3 岩体破碎程度 | 第48-53页 |
3.4 地下水的类型 | 第53-55页 |
3.5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第55-56页 |
3.6 地下水位 | 第56页 |
3.7 地下水化学特征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水文地质试验方法优选 | 第58-63页 |
4.1 水文地质试验方法种类 | 第58-62页 |
4.2 水文地质试验方法比选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 第63-67页 |
第六章 隧道涌水量预测 | 第67-7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结论 | 第71页 |
7.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