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血管疾病论文--动脉疾病论文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功能的保护机制研究

摘要第3-12页
ABSTRACT第12-20页
研究背景第24-36页
    参考文献第31-36页
第一部分 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单次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钙预处理的保护作用第36-60页
    研究背景第36-37页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37-45页
        一、实验材料第37-39页
        二、实验方法第39-44页
        三、统计学处理第44-45页
    结果第45-51页
        1、实验动物特征第45页
        2、实验动物心电图变化第45-46页
        3、各组心肌缺血程度的变化第46-47页
        4、各组心肌梗死程度的变化第47页
        5、透视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第47-51页
    讨论第51-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第二部分 阿托伐他汀钙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解偶联蛋白3 表达的影响第60-92页
    研究背景第60-63页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63-75页
        一、实验材料第63-65页
        二、实验方法第65-74页
            1、动物实验分组第65页
            2、RT-PCR法检测UCP3基因转录水平第65-67页
            3、Westernblot法检测UCP3蛋白表达水平第67-68页
            4、血标本检测LDH第68-69页
            5、心脏组织ATP含量的检测第69-70页
            6、血标本检测SOD第70-72页
            7、血标本检测MDA第72-73页
            8、血标本检测FFA第73-74页
        三、统计学处理第74-75页
    结果第75-83页
        1、UCP3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第75-76页
        2、UCP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第76-78页
        3、各组LDH活性的变化第78-79页
        4、SOD的组间比较第79-80页
        5、血浆MDA的组间比较第80-81页
        6、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内ATP含量的变化第81-82页
        7、各组血浆游离脂肪酸的组间比较第82-83页
    讨论第83-88页
    结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92-95页
综述第95-103页
    参考文献第100-103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03-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汉族人冠心病易感基因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控制水平、影响因素及降压降糖药物应用现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