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光偏振及传输调控系统中的纳米共振单元简介 | 第13-17页 |
1.1.1 金属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 | 第13-15页 |
1.1.2 量子点(QD) | 第15-16页 |
1.1.3 纳米腔 | 第16-17页 |
1.2 光偏振及传输调控系统中的纳米波导结构简介 | 第17-20页 |
1.2.1 表面等离激元(Plasmonic)波导结构 | 第17-19页 |
1.2.2 纳米全介质波导结构 | 第19-20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第2章 金属纳米颗粒及其聚体结构对光场响应的解析分析 | 第27-41页 |
2.1 单个金属纳米颗粒LSPR本征场的解析分析 | 第27-33页 |
2.1.1 金属纳米棒中电子的势能和动能 | 第27-29页 |
2.1.2 金属纳米棒中自由电子的拉氏方程求解 | 第29页 |
2.1.3 金属纳米棒的极化率 | 第29-30页 |
2.1.4 金属纳米棒的本征场分布 | 第30-33页 |
2.2 金属纳米颗粒聚体结构对光场的响应 | 第33-39页 |
2.2.1 金属纳米颗粒二聚体对光场的响应 | 第34-36页 |
2.2.2 金属纳米颗粒三聚体对光场的响应 | 第36-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第3章 Au纳米颗粒-MgF_2-Au基底结构构建的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 | 第41-63页 |
3.1 超表面(Metasurface)简介 | 第43-45页 |
3.2 V型Au颗粒-Si基底结构构建的透射式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 | 第45-51页 |
3.2.1 单个V型金属颗粒的散射场分析 | 第45-46页 |
3.2.2 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的设计思路及结构要求 | 第46-48页 |
3.2.3 V型Au颗粒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的基元结构参数 | 第48-49页 |
3.2.4 V型Au颗粒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的最佳操作波长 | 第49-50页 |
3.2.5 V型Au颗粒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的模拟验证 | 第50-51页 |
3.3 Y型Au颗粒-Si基底结构构建的透射式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 | 第51-55页 |
3.3.1 Y型Au颗粒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的基元结构参数 | 第51-53页 |
3.3.2 Y型Au颗粒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的最佳操作波长 | 第53-54页 |
3.3.3 Y型Au颗粒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的模拟验证 | 第54-55页 |
3.4 椭圆Au颗粒-MgF_2-Au基底结构构建的反射式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 | 第55-59页 |
3.4.1 金属颗粒-介质-金属基底结构平台的特点 | 第55-56页 |
3.4.2 椭圆Au颗粒-MgF_2-Au基底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的基元结构参数 | 第56-57页 |
3.4.3 椭圆Au颗粒-MgF_2-Au基底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的最佳操作波长 | 第57-58页 |
3.4.4 椭圆Au颗粒-MgF_2-Au基底径/切向偏振光生成器的模拟验证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第4章 基于QD、介质纳腔耦合波导结构的光传输调控系统 | 第63-79页 |
4.1 双QDs/双纳米腔耦合波导结构的光传输调控系统 | 第63-68页 |
4.1.1 双QDs耦合AgNW波导结构的SPP传输调控 | 第63-67页 |
4.1.2 双纳米腔耦合MDM波导结构的SPP传输调控 | 第67-68页 |
4.2 单QD耦合Fp纳腔对AgNW-PMMA-Ag基底波导结构中SPP传输调控 | 第68-75页 |
4.2.1 FP纳腔耦合AgNW-PMMA-Ag基底波导结构中SPP传输调控 | 第69-71页 |
4.2.2 单QD耦合FP纳腔对AgNW-PMMA-Ag基底波导结构中SPP传输调控 | 第71-7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第5章 类PT纳米三元层状结构之光单向无反射传输调控 | 第79-103页 |
5.1 PT对称基础知识 | 第79-84页 |
5.1.1 量子力学中的PT对称 | 第79-80页 |
5.1.2 经典光学PT对称结构特点 | 第80-81页 |
5.1.3 PT对称双波导结构中的能量震荡 | 第81-84页 |
5.2 三角函数调制的类PT单向无反射波导 | 第84-91页 |
5.2.1 三角函数调制的类PT单向无反射波导的理论分析 | 第84-88页 |
5.2.2 三角函数调制的类PT单向无反射波导的实验实现 | 第88-91页 |
5.3 矩形函数调制的类PT三元层状单向无反射结构的设计 | 第91-101页 |
5.3.1 类PT三元层状单向无反射结构设计的充要条件 | 第91-96页 |
5.3.2 类PT三元层状单向无反射结构设计充要条件的模拟验证 | 第96-97页 |
5.3.3 类PT三元层状结构单向无反射现象的模场干涉叠加解释 | 第97-100页 |
5.3.4 类PT三元层状单向无反射结构的预期实验实现 | 第100-10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6.1 总结 | 第103-104页 |
6.2 展望 | 第104-10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页 |
本论文研究工作得到以下基金的资助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