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论文来源 | 第8页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选题的目的 | 第8页 |
1.2.2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2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成果认识 | 第13-16页 |
1.5.1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14页 |
1.5.2 主要的成果认识 | 第14-16页 |
第2章 渝东北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5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19页 |
2.1.1 构造背景 | 第16-17页 |
2.1.2 地层特征 | 第17-19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9-25页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第19-20页 |
2.2.2 城口区块构造样式和断裂特征 | 第20-24页 |
2.2.3 城口区块构造完整性和封闭性 | 第24-25页 |
第3章 渝东北牛蹄塘组页岩基础地质特征分析 | 第25-28页 |
3.1 牛蹄塘组页岩有机地化特征 | 第25页 |
3.2 牛蹄塘组页岩岩矿特征 | 第25-26页 |
3.3 牛蹄塘组页岩岩相特征 | 第26-28页 |
第4章 渝东北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 第28-44页 |
4.1 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图像分析 | 第28-31页 |
4.1.1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 第28-30页 |
4.1.2 纳米CT孔隙重构 | 第30-31页 |
4.2 基于流体注入法的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第31-36页 |
4.2.1 基于CO2吸附实验的的微孔发育特征 | 第31-33页 |
4.2.2 基于N2吸附实验的中孔发育特征 | 第33-35页 |
4.2.3 基于高压压汞实验的宏孔发育特征 | 第35-36页 |
4.3 牛蹄塘组页岩全孔径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第36-44页 |
4.3.1 加权平均法定量表征孔隙结构 | 第36-39页 |
4.3.2 ImageJ软件结合扫描电镜图像表征孔隙结构 | 第39-44页 |
第5章 渝东北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控制因素 | 第44-58页 |
5.1 有机质含量与矿物组成 | 第44-49页 |
5.2 有机质丰度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 有机质成熟度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 第50-51页 |
5.4 矿物组成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 第51-56页 |
5.4.1 硅质矿物 | 第51-52页 |
5.4.2 钙质矿物 | 第52页 |
5.4.3 黏土矿物 | 第52-56页 |
5.5 其它影响因素 | 第56-58页 |
5.5.1 埋藏深度 | 第56页 |
5.5.2 特殊构造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