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大港油田官109-1油藏二元驱体系纳米辅助驱油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场应用第10-12页
        1.2.1 纳米聚硅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纳米聚硅材料现场应用第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15页
        1.3.1 研究主要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2章 官109-1油藏地质特征及纳米材料筛选第15-31页
    2.1 官109-1油藏地质特征第15-17页
        2.1.1 官109-1断块构造特征第15页
        2.1.2 官109-1储层特征第15-16页
        2.1.3 官109-1开发现状第16-17页
    2.2 适用于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纳米材料优选第17-31页
        2.2.1 纳米溶液稳定性评价第17-21页
        2.2.2 纳米溶液润湿性评价第21-26页
        2.2.3 纳米溶液吸附性评价第26-29页
        2.2.4 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纳米聚硅材料微观结构分析第31-36页
    3.1 本章所用实验方法介绍第31-32页
        3.1.1 激光粒度分析微粒粒度分布第31页
        3.1.2 扫描电镜分析技术第31页
        3.1.3 透射电镜分析技术第31页
        3.1.4 X射线衍射仪分析微晶第31-32页
        3.1.5 红外光谱进行键位分析第32页
    3.2 纳米聚硅材料微观实验研究第32-35页
        3.2.1 实验准备第32页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2-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纳米聚硅材料对岩石的作用机理研究第36-48页
    4.1 纳米聚硅材料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第36-41页
        4.1.1 实验方法第36页
        4.1.2 实验准备第36-38页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4.2 纳米聚硅材料对相渗的影响第41-43页
        4.2.1 实验原理第41页
        4.2.2 实验准备第41-42页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43页
    4.3 纳米聚硅材料在岩石表面吸附作用分析第43-45页
        4.3.1 实验准备第43页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45页
    4.4 纳米聚硅材料作用岩石后毛细管力变化第45-47页
        4.4.1 实验准备第45页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纳米聚硅材料在聚/表二元驱条件下的作用第48-58页
    5.1 纳米材料在聚/表二元驱下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第48-50页
        5.1.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48页
        5.1.2 实验步骤第48-49页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0页
    5.2 纳米材料在聚/表二元驱下在岩石吸附性的评价第50-51页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50页
        5.2.2 实验步骤第50-51页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1页
    5.3 纳米材料在聚/表二元驱下对相渗的影响第51-53页
        5.3.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51-52页
        5.3.2 实验步骤第52页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5.4 纳米材料在聚/表二元驱下对毛细管力的影响第53-55页
        5.4.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53页
        5.4.2 实验步骤第53-54页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55页
    5.5 微观仿真透明模型观察纳米聚硅材料对水驱油第55-57页
        5.5.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55页
        5.5.2 实验步骤第55-56页
        5.5.3 实验结果处理及分析第56-57页
    5.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纳米聚硅材料对聚/表二元驱体系提高采收率影响研究第58-61页
    6.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58页
    6.2 实验步骤第58-59页
        6.2.1 配制二元体系溶液与NPS-L溶液第58页
        6.2.2 驱油实验第58-59页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9-61页
第7章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力脉冲振荡减摩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湖南保靖地区页岩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及其可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