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滋阴降压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参考文献 | 第9-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22页 |
1 入选病例来源及标准 | 第10-12页 |
1.1 入选病例来源 | 第10页 |
1.2 选择标准 | 第10-11页 |
1.3 中医临床症候的积分标准 | 第11页 |
1.4 病例入选标准及分组 | 第11-12页 |
2 临床试验设计方法 | 第12-15页 |
2.1 分组方法 | 第12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12-13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13-14页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第14-15页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5页 |
3 疗效结果比较 | 第15-22页 |
3.1 两组治疗前比较 | 第15-18页 |
3.2 两组治疗后比较 | 第18-22页 |
讨论 | 第22-29页 |
1 中西医对高血压疾病的研究 | 第22-23页 |
1.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 第22-23页 |
1.2 西医对高血压病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23页 |
2 高血压疾病治疗概况 | 第23-25页 |
2.1 中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 | 第23-24页 |
2.2 西医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 | 第24页 |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 | 第24-25页 |
3 首乌滋阴降压汤 | 第25-28页 |
3.1 首乌滋阴降压汤源流 | 第25页 |
3.2 首乌滋阴降压汤组成及药理 | 第25-26页 |
3.3 临床试验结果 | 第26-28页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意义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综述 | 第33-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2页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