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我国大蒜种质资源现状 | 第10-12页 |
1.2 种质资源评价及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种质资源定义 | 第12页 |
1.2.2 种质资源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3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 第13页 |
1.3 代谢组学的研究发展 | 第13-16页 |
1.3.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第14-15页 |
1.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 第15-16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2.1 大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18-2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1.2 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18页 |
2.1.3 营养品质指标的测定 | 第18-19页 |
2.1.4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2.2 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 第20-22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3 南欧蒜与普通大蒜代谢组差异 | 第22-26页 |
2.3.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3.2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2.3.3 数据处理 | 第24-26页 |
2.4 野蒜与普通大蒜主要营养组分及形态指标的比较 | 第26-28页 |
2.4.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2.4.2 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2.4.3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6页 |
3.1 大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28-32页 |
3.1.1 大蒜主要农艺性状 | 第28-30页 |
3.1.2 大蒜主要农艺性状聚类 | 第30页 |
3.1.3 大蒜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 | 第30-31页 |
3.1.4 大蒜主要品质特征 | 第31-32页 |
3.2 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第32-35页 |
3.2.1 SSR引物扩增的多态性 | 第32-33页 |
3.2.2 大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第33-34页 |
3.2.3 不同地理来源大蒜种质资源的遗传一致度和聚类结果 | 第34页 |
3.2.4 不同地理来源大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第34-35页 |
3.3 南欧蒜与普通大蒜代谢组差异 | 第35-43页 |
3.3.1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分析 | 第35-40页 |
3.3.2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与分析 | 第40-43页 |
3.4 野蒜与普通大蒜主要营养组分及形态指标的比较 | 第43-46页 |
3.4.1 野蒜与普通大蒜植株形态比较 | 第43-44页 |
3.4.2 野蒜与普通大蒜营养组分比较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4.1 大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46页 |
4.2 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第46-47页 |
4.3 南欧蒜与普通大蒜代谢组差异 | 第47-48页 |
4.4 野蒜与普通大蒜主要营养组分及形态指标的比较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