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甘肃陇中地区民间信仰祠庙研究
|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绪论 | 第12-20页 |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3-17页 |
| 三、创新点与重难点 | 第17-18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五、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第一章 清代甘肃陇中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 第20-24页 |
|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社会环境概况 | 第21-24页 |
| 一、本区建置沿革 | 第21页 |
| 二、人口及民族 | 第21-22页 |
| 三、经济概况 | 第22页 |
| 四、兵事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清代甘肃陇中民间信仰的神明 | 第24-33页 |
| 第一节 自然神信仰 | 第24-25页 |
| 一、天地之神 | 第24-25页 |
| 二、山水之神 | 第25页 |
| 第二节 仙灵信仰 | 第25-28页 |
| 一、仙鬼之神 | 第25-26页 |
| 二、动物之神 | 第26-27页 |
| 三、行业神 | 第27-28页 |
| 第三节 人格神信仰 | 第28-33页 |
| 一、传说人物 | 第28-31页 |
| 二、前代先贤 | 第31页 |
| 三、有功与当地者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清代甘肃陇中地区民间信仰祠庙的空间分布 | 第33-111页 |
| 第一节 全区域级祠庙的分布 | 第33-49页 |
| 一、关帝庙 | 第33-41页 |
| 二、城隍庙 | 第41-45页 |
| 三、文昌祠 | 第45-49页 |
| 第二节 跨县域祠庙的分布 | 第49-88页 |
| 一、龙王庙 | 第50-54页 |
| 二、八蜡庙 | 第54-57页 |
| 三、魁星楼 | 第57-59页 |
| 四、马王庙、牛王庙 | 第59-62页 |
| 五、药王庙 | 第62-64页 |
| 六、火神庙 | 第64-65页 |
| 七、东岳庙 | 第65-68页 |
| 八、雷神庙 | 第68-69页 |
| 九、真武宫 | 第69-72页 |
| 十、三官庙 | 第72-74页 |
| 十一、玉皇庙 | 第74-75页 |
| 十二、金花庙 | 第75-77页 |
| 十三、禹王庙 | 第77-78页 |
| 十四、鲁班庙 | 第78-79页 |
| 十五、二郎庙 | 第79页 |
| 十六、河神庙 | 第79-81页 |
| 十七、观音堂 | 第81-82页 |
| 十八、昭忠祠 | 第82-83页 |
| 十九、太白庙 | 第83-84页 |
| 二十、虸蚄庙 | 第84-85页 |
| 二十一、土地祠 | 第85页 |
| 二十二、财神庙、厫神庙 | 第85-86页 |
| 二十三、风神庙、雹神祠 | 第86-87页 |
| 二十四、狱神庙 | 第87-88页 |
| 二十五、伏羲庙 | 第88页 |
| 第三节 县域内祠庙的分布及影响 | 第88-111页 |
| 一、皋兰县县域内祠庙 | 第88-96页 |
| 二、金县县域内祠庙 | 第96页 |
| 三、靖远县县域内祠庙 | 第96-98页 |
| 四、狄道州县域内祠庙 | 第98-103页 |
| 五、渭源县县域内祠庙 | 第103-104页 |
| 六、平番县县域内祠庙 | 第104-106页 |
| 七、陇西县县域内祠庙 | 第106页 |
| 八、漳县县域内祠庙 | 第106-108页 |
| 九、安定县县域内祠庙 | 第108页 |
| 十、通渭县县域内祠庙 | 第108-109页 |
| 十一、岷州县域内祠庙 | 第109-110页 |
| 十二、会宁县县域内祠庙 | 第110-111页 |
| 第四章 清代甘肃陇中地区民间信仰的特点 | 第111-116页 |
| 第一节 民间信仰祠庙的空间分布特点 | 第111-113页 |
| 第二节 灵应至上的神明信仰 | 第113-114页 |
| 第三节 神明人格化及人物纪念类祠庙盛行 | 第114-116页 |
| 结语 | 第116-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4页 |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