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铁合金的分类及生产方法 | 第9-10页 |
1.1.2 铁合金的分析方法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现场X射线荧光分析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EDXRF分析在铁合金分析上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X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5-26页 |
2.1 X射线荧光定性分析的物理基础 | 第15-16页 |
2.2 X射线荧光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 | 第16-18页 |
2.3 X射线荧光强度的理论计算模型 | 第18-25页 |
2.3.1 一次荧光强度的理论计算模型 | 第18-21页 |
2.3.2 二次荧光强度的理论计算模型 | 第21-23页 |
2.3.3 三次荧光强度的理论计算模型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试验样品的制备及实验仪器的准备 | 第26-37页 |
3.1 实验仪器的准备 | 第26-30页 |
3.1.1 实验仪器的稳定性检查 | 第27-28页 |
3.1.2 实验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的选取 | 第28-30页 |
3.2 试验样品的配制 | 第30-36页 |
3.2.1 原料的检验 | 第30-31页 |
3.2.2 试验样品的配制及其均匀性检查 | 第31-35页 |
3.2.3 待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选取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体效应研究与校正 | 第37-49页 |
4.1 铁合金中的基体效应分析 | 第37-39页 |
4.2 铁合金中二元组合的特征增强-特征吸收效应研究 | 第39-46页 |
4.2.1 Ni-Fe样品中Ni、Fe的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4.2.2 Cr-Fe样品中Cr、Fe的分析结果 | 第42-44页 |
4.2.3 Mo-Fe样品中Mo、Fe的分析结果 | 第44-46页 |
4.3 基体效应校正方法 | 第46-48页 |
4.3.1 经验系数法 | 第46页 |
4.3.2 二元比例法 | 第46-47页 |
4.3.3 特征参数校正法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73页 |
5.1 样品的测试 | 第49-50页 |
5.2 铁合金中二元组合的分析结果对比 | 第50-66页 |
5.2.1 Ni-Fe样品的分析结果 | 第50-56页 |
5.2.2 Cr-Fe样品的分析结果 | 第56-61页 |
5.2.3 Mo-Fe样品的分析结果 | 第61-66页 |
5.3 铁合金三元组合样品的分析结果对比 | 第66-70页 |
5.4 铁合金标准物质的分析对比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