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方法在河南省古代陶器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向与进展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2 相关理论及技术 | 第13-29页 |
2.1 认识数据 | 第13-20页 |
2.1.1 数据对象与属性类型 | 第13-14页 |
2.1.2 数据的基本统计描述 | 第14-16页 |
2.1.3 数据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度量 | 第16-20页 |
2.2 数据预处理技术 | 第20-24页 |
2.2.1 数据质量 | 第20-21页 |
2.2.2 数据清理 | 第21-22页 |
2.2.3 数据归约 | 第22-24页 |
2.2.4 数据变换 | 第24页 |
2.3 聚类分析方法 | 第24-27页 |
2.3.1 聚类定义及方法概述 | 第24-26页 |
2.3.2 凝聚的与分裂的层次聚类 | 第26-27页 |
2.4 数据库技术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数据预处理 | 第29-35页 |
3.1 目标数据特征 | 第29页 |
3.2 数据量化 | 第29-31页 |
3.3 主成分分析 | 第31-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聚类分析 | 第35-85页 |
4.1 数据对象之间的相异性度量 | 第35-38页 |
4.1.1 度量混合类型属性对象之间的相异性 | 第35-37页 |
4.1.2 度量经数据预处理后对象间的相异性 | 第37-38页 |
4.2 聚类分析系统介绍及应用 | 第38-43页 |
4.2.1 系统介绍 | 第38-40页 |
4.2.2 系统应用 | 第40-43页 |
4.3 典型器物的聚类过程与分析 | 第43-82页 |
4.3.1 罐的聚类过程与分析 | 第43-53页 |
4.3.2 钵的聚类过程与分析 | 第53-62页 |
4.3.3 豆的聚类过程与分析 | 第62-67页 |
4.3.4 鬲的聚类过程与分析 | 第67-75页 |
4.3.5 盆的聚类过程与分析 | 第75-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5.1 总结 | 第85页 |
5.2 展望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