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速度的运动物体识别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2 运动物体识别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25页 |
2.1 运动物体检测方法 | 第13-16页 |
2.1.1 背景消除法 | 第14页 |
2.1.2 帧间差分法 | 第14-15页 |
2.1.3 光流法 | 第15-16页 |
2.2 背景建模方法 | 第16-20页 |
2.2.1 VIBE方法 | 第17-18页 |
2.2.2 混合高斯背景建模 | 第18-20页 |
2.3 图像预处理和连通域标记 | 第20-21页 |
2.3.1 图像预处理 | 第20-21页 |
2.3.2 图像连通域标记 | 第21页 |
2.4 运动物体识别方法 | 第21-25页 |
2.4.1 基于模板匹配方法 | 第21-22页 |
2.4.2 基于统计学习方法 | 第22-25页 |
3 运动物体的特征速度 | 第25-41页 |
3.1 特征速度定义 | 第26-27页 |
3.2 斑块特征速度计算 | 第27-30页 |
3.2.1 斑块标记 | 第27-28页 |
3.2.2 斑块特征速度值 | 第28-30页 |
3.3 改进的VIBE算法 | 第30-33页 |
3.4 运动物体特征速度值计算 | 第33-38页 |
3.5 运动物体特征速度方向 | 第38-40页 |
3.6 运动物体速度场构建 | 第40-41页 |
4 基于多特征的运动物体识别 | 第41-56页 |
4.1 特征选择 | 第41-48页 |
4.1.1 特征速度 | 第42-45页 |
4.1.2 颜色特征 | 第45-47页 |
4.1.3 形状特征 | 第47-48页 |
4.2 基于决策树的分类器构造方法 | 第48-50页 |
4.2.1 决策树 | 第48页 |
4.2.2 分类器构造 | 第48-50页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0-56页 |
4.3.1 性能指标 | 第50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3.3 对比实验 | 第52-5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