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波段共焦波导回旋行波管高频结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毫米波技术的兴起及其应用 | 第10页 |
| 1.2 毫米波源的发展历史 | 第10-12页 |
| 1.3 回旋器件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1.4 共焦波导回旋行波管输入耦合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共焦波导结构设计及冷腔分析 | 第20-39页 |
| 2.1 共焦波导结构 | 第20-21页 |
| 2.2 波动方程的旁轴近似 | 第21-22页 |
| 2.3 共焦波导中的高斯波束和场分布 | 第22-25页 |
| 2.4 共焦波导色散特性分析 | 第25-34页 |
| 2.4.1 共焦波导色散特性理论计算 | 第25-29页 |
| 2.4.2 共焦波导衍射损耗的计算和分析 | 第29-34页 |
| 2.5 共焦波导的冷场仿真验证 | 第34-38页 |
| 2.5.1 共焦波导色散特性仿真计算 | 第34-36页 |
| 2.5.2 共焦波导衍射损耗仿真计算 | 第36-38页 |
| 2.6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共焦波导回旋行波管输入耦合系统设计 | 第39-64页 |
| 3.1 共焦波导垂直输入耦合系统设计 | 第40-47页 |
| 3.1.1 共焦波导单端垂直输入耦合系统设计 | 第40-44页 |
| 3.1.2 共焦波导对称垂直输入耦合系统设计 | 第44-47页 |
| 3.2 共焦波导倾斜输入耦合系统设计 | 第47-57页 |
| 3.2.1 共焦波导单端倾斜输入耦合系统设计 | 第49-53页 |
| 3.2.2 共焦波导对称倾斜输入耦合系统设计 | 第53-57页 |
| 3.3 边界开槽的对称倾斜输入耦合系统设计 | 第57-62页 |
| 3.4 小结 | 第62-64页 |
| 第四章 共焦波导回旋行波管PIC仿真 | 第64-76页 |
| 4.1 回旋行波管中电子的群聚 | 第64-66页 |
| 4.2 共焦波导PIC仿真 | 第66-75页 |
| 4.2.1 HE_(06)模共焦波导PIC仿真 | 第66-72页 |
| 4.2.2 HE_(04)模共焦波导PIC仿真 | 第72-75页 |
| 4.3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