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散斑的双目视觉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1.2.2 立体视觉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立体视觉三维重建原理 | 第14-20页 |
2.1 平行双目立体视觉模型 | 第14-16页 |
2.2 立体视觉三维重建过程 | 第16-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20-28页 |
3.1 参考坐标系 | 第20页 |
3.2 摄像机模型 | 第20-23页 |
3.3 标定方法 | 第23-24页 |
3.4 标定结果 | 第24-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计算机模拟生成数字散斑 | 第28-36页 |
4.1 全域位置随机数字散斑 | 第28-32页 |
4.2 局域位置随机数字散斑 | 第32-33页 |
4.3 全域数字散斑和局域数字散斑的比较 | 第33-3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5 立体匹配与三维重建 | 第36-44页 |
5.1 局域立体匹配 | 第36-38页 |
5.2 归一化协方差相关算法 | 第38-41页 |
5.3 亚像素插值 | 第41-42页 |
5.4 三维重建 | 第42-4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60页 |
6.1 硬件系统 | 第44-47页 |
6.1.1 CCD摄像机的选择 | 第44-45页 |
6.1.2 镜头的选择 | 第45-46页 |
6.1.3 图像采集卡的选择 | 第46页 |
6.1.4 投影仪的选择 | 第46-47页 |
6.2 图像采集 | 第47-48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48-5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全文内容总结 | 第60页 |
7.2 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