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Keggin型杂多化合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理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杂多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第12-13页
        1.2.1 杂多化合物的酸性质第12页
        1.2.2 杂多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第12页
        1.2.3 杂多化合物的溶解度第12页
        1.2.4 杂多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第12-13页
        1.2.5 杂多化合物的假液相特性第13页
    1.3 杂多化合物的修饰及性质的改变第13-14页
        1.3.1 改变抗衡离子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第13页
        1.3.2 引入取代金属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第13-14页
        1.3.3 引入载体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第14页
    1.4 杂多化合物的催化性能第14-15页
        1.4.1 杂多化合物的酸催化应用第14页
        1.4.2 杂多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催化应用第14-15页
        1.4.3 杂多化合物的光催化应用第15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5-17页
        1.5.1 选题意义第15页
        1.5.2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第17-21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7-18页
        2.1.1 实验试剂第17页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17-18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18页
    2.3 表征测试手段及工作条件第18-21页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18页
        2.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第18-19页
        2.3.3 循环伏安曲线(CV)第19页
        2.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第19页
        2.3.5 高效液相色谱(HPLC)第19-20页
        2.3.6 离子色谱(IC)第20页
        2.3.7 密度泛函量化计算(DFT)第20-21页
第3章 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杂多化合物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反应机理研究第21-38页
    3.1 引言第21-22页
    3.2 Keggin型杂多化合物光催化剂的合成及表征第22-24页
        3.2.1 光催化剂 (NH_4)_3[PW_(12)O_(40)] 和(NH_4)_5[{PW_(11)O_(39)}M~Ⅱ(H_2O)](M = Mn, Fe, Co, Ni,Cu, Zn)的合成第22页
        3.2.2 光催化剂的表征第22-24页
    3.3 光催化反应第24-37页
        3.3.1 Langmuir等温吸附第24-28页
        3.3.2 可见光照射下,光降解染料污染物第28-34页
        3.3.3 染料吸附质与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第34-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Keggin型杂多化合物H_3PW_(12)O_(40)均相催化有机污染物十溴二苯醚的反应机理研究第38-45页
    4.1 引言第38-39页
    4.2 Keggin型杂多化合物H_3PW_(12)O_(40)对BDE209的均相催化第39-42页
        4.2.1 Keggin型杂多化合物H_3PW_(12)O_(40)的合成第39页
        4.2.2 Keggin型杂多化合物H_3PW_(12)O_(40)的表征第39-40页
        4.2.3 Keggin型杂多化合物H_3PW_(12)O_(40)对BDE209的均相催化反应第40-42页
    4.3 Keggin型杂多化合物H_3PW_(12)O_(40)催化BDE209的产物和反应途径第42-43页
    4.4 Keggin型杂多化合物H_3PW_(12)O_(40)对BDE209的降解机理第43-44页
    4.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子液体[BMIm]Cl复合盐酸催化降解木质素的研究
下一篇:考虑渗透效应的二维动床水沙运动数值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