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钼掺杂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质第10-12页
        1.1.1 基本性质第10-11页
        1.1.2 光催化原理第11-12页
    1.2 二氧化钛的改性第12-16页
        1.2.1 离子掺杂第13-14页
        1.2.2 贵金属沉积第14页
        1.2.3 半导体复合第14-15页
        1.2.4 光敏化第15-16页
    1.3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第16-18页
        1.3.1 水热法第16-17页
        1.3.2 电化学阳极氧化法第17页
        1.3.3 模板法第17-18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8-21页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第21-28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1-22页
        2.1.1 实验试剂第21页
        2.1.2 实验仪器第21-22页
    2.2 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2-23页
        2.2.1 Mo掺杂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第22页
        2.2.2 Mo掺杂TiO_2纳米管的制备第22-23页
    2.3 光催化剂的表征第23-25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23-24页
        2.3.2 紫外吸收漫反射(UV-vis)第24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4-25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5页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TEM)第25页
    2.4 光催化降解实验第25-28页
        2.4.1 光降解实验装置第25-26页
        2.4.2 光降解实验方法第26-28页
第3章 Mo掺杂TiO_2纳米颗粒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第28-40页
    3.1 催化剂样品的表征第28-34页
        3.1.1 XRD图谱分析第28-30页
        3.1.2 UV-vis光谱分析第30-31页
        3.1.3 XPS能谱分析第31-33页
        3.1.4 TEM电镜分析第33-34页
    3.2 Mo掺杂TiO_2纳米颗粒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34-39页
        3.2.1 Mo掺杂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3.2.2 灼烧温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3.2.3 催化剂投加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3.2.4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3.2.5 光源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Mo掺杂TiO_2纳米管的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0-46页
    4.1 催化剂样品表征第40-42页
        4.1.1 XRD图谱分析第40-41页
        4.1.2 TEM电镜分析第41页
        4.1.3 SEM电镜分析第41-42页
    4.2 Mo掺杂TiO_2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2-43页
    4.3 Mo掺杂TiO_2纳米颗粒和纳米管催化性能比较第43-44页
    4.4 Mo掺杂TiO_2纳米颗粒和纳米管重复利用性的比较第44-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46-48页
    5.1 结论第46页
    5.2 建议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锰基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成分、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噁唑烷的合成及在油田集输系统中的防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