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黔西南大厂层沉积相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言第12-20页
    1.1 研究现状第12-17页
        1.1.1 沉积相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1.2 火山碎屑岩研究现状第14-15页
        1.1.3 大厂层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7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主要工作量第18页
    1.5 取得的认识和成果第18-20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0-26页
    2.1 大地构造位置第20页
    2.2 南盘江—右江盆地演化简史第20-21页
    2.3 区域地层第21-22页
    2.4 区域构造第22-23页
    2.5 区域岩浆岩第23-26页
        2.5.1 峨眉山玄武岩第24页
        2.5.2 偏碱性基性—超基性岩第24页
        2.5.3 辉绿岩第24-25页
        2.5.4 火山碎屑岩第25-26页
第三章 大厂层地质特征第26-40页
    3.1 岩石类型和主要特征第26页
        3.1.1 火山碎屑岩第26页
        3.1.2 正常沉积岩第26页
    3.2 地层剖面实测第26-40页
        3.2.1 丙坝村中二叠统大厂层剖面第26-28页
        3.2.2 栗寨中二叠统大厂层剖面第28-30页
        3.2.3 楼下中二叠统大厂层剖面第30-31页
        3.2.4 戈塘金矿科花矿段中二叠统大厂层剖面第31-34页
        3.2.5 放马坪中二叠统大厂层剖面第34-35页
        3.2.6 盘县芹菜坪中二叠统大厂层剖面第35-37页
        3.2.7 三望坪ZK12-7钻孔中二叠统大厂层岩性特征第37-40页
第四章 大厂层粘土岩地球化学特征第40-48页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第40页
    4.2 常量元素第40-42页
    4.3 微量元素第42-48页
        4.3.1 大厂层粘土岩的原岩恢复和构造环境判别第44-46页
        4.3.2 稀土元素第46-48页
第五章 沉积相及沉积相划分第48-58页
    5.1 大厂层的古地理背景第48-49页
        5.1.1 大厂层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第48页
        5.1.2 大厂层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第48-49页
    5.2 大厂层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49-55页
        5.2.1 滨岸相第49-50页
        5.2.2 爆发相第50-52页
        5.2.3 河流相第52-53页
        5.2.4 河口湾相第53-55页
    5.3 主要沉积相类型的空间分布第55页
    5.4 大厂层的形成和演化第55-56页
    附图第56-58页
第六章 大厂层沉积相与成藏成矿第58-63页
    6.1 成藏成矿与大厂层沉积相的关系第58页
    6.2 大厂层沉积相与锑、金矿成矿第58-59页
    6.3 大厂层中的古油藏第59-63页
结论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附录第72-73页
图版及说明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信息场约束下的随机建模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后焦面成像系统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共振传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