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环境污染的危害论文--对生物的危害论文--植物论文--农作物论文

纳米银对水稻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环境中纳米材料的来源第12-13页
        1.1.1 天然来源第12页
        1.1.2 人为来源第12-13页
    1.2 纳米材料的环境分布第13-15页
        1.2.1 大气第13页
        1.2.2 农田生态系统第13-14页
        1.2.3 水生系统第14-15页
    1.3 纳米材料的环境风险第15-19页
        1.3.1 植物毒性第15-16页
        1.3.2 动物毒性第16-17页
        1.3.3 微生物毒性第17页
        1.3.4 生物富集和食物链放大第17-18页
        1.3.5 人体健康风险第18-19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AgNP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探讨第20-2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2.1.1 试验材料第21页
        2.1.2 方法第21-22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2-24页
        2.2.1 超滤与超高速离心分离效果探讨第22页
        2.2.2 TEM与DLS两种表征方法的探讨第22-23页
        2.2.3 三种消解方法的探讨第23-24页
    2.3 结论第24-25页
第三章 水稻对AgNP的吸收与积累研究第25-3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6-29页
        3.1.1 材料第26页
        3.1.2 清洗方法的探讨第26-27页
        3.1.3 植物组织中AgNP提取方法的探讨第27页
        3.1.4 水培实验第27页
        3.1.5 喷施实验第27-28页
        3.1.6 样品处理第28页
        3.1.7 sp-ICP-MS仪器检出限探索第28-29页
        3.1.8 统计分析第29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9-37页
        3.2.1 AgNP性质的表征第29页
        3.2.2 清洗方法与组织提取方法第29-32页
        3.2.3 AgNP与银离子对水稻的毒性研究第32-33页
        3.2.4 水稻体内AgNP的积累第33-34页
        3.2.5 水稻体内AgNP的粒径分布第34-37页
        3.2.6 AgNP处理的水稻叶片的TEM-EDS分析第37页
    3.3 结论第37-39页
        3.3.1 AgNP的积累第37页
        3.3.2 毒性第37页
        3.3.3 AgNP的粒径分布第37-39页
第四章 水稻秸秆腐解液对水稻吸收AgNP速率的影响研究第39-4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4.1.1 试验材料第40页
        4.1.2 水稻育苗第40页
        4.1.3 水稻秸秆腐解液制备第40-41页
        4.1.4 水稻对纳米银的吸收速率第41页
        4.1.5 溶液中AgNP的动力学过程测定第41-42页
        4.1.6 统计分析第42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2-47页
        4.2.1 动力学预实验第42页
        4.2.2 不同浓度有机碳对水稻吸收纳米银的影响第42-46页
        4.2.3 不同分子量组分对水稻吸收纳米银的影响第46-47页
    4.3 结论第47-4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48-50页
    5.1 结论第48页
    5.2 建议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湿地系统对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能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给水厂污泥脱水工艺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