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0-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21-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5 本文的创新 | 第22-23页 |
第2章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税务工作的影响 | 第23-27页 |
2.1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税负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运营成本的影响 | 第24页 |
2.3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 | 第24页 |
2.4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纳税申报的影响 | 第24-25页 |
2.5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税收征缴方式的影响 | 第25页 |
2.6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发票管理的影响 | 第25页 |
2.7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影响 | 第25页 |
2.8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外部监管风险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3章 税收政策对比分析与税收筹划基本思路 | 第27-39页 |
3.1 营改增前后商业银行纳税政策对比分析 | 第27-33页 |
3.1.1 营改增前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纳税政策对比分析 | 第27-29页 |
3.1.2 营改增前后商业银行直接收费金融服务纳税政策对比分析 | 第29页 |
3.1.3 营改增前后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纳税政策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3.1.4 营改增前后商业银行逾期不良贷款利息纳税政策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3.1.5 营改增前后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纳税政策对比分析 | 第32页 |
3.1.6 营改增前后商业银行业务支出抵扣政策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3.2 商业银行流转税税收筹划基本思路 | 第33-39页 |
3.2.1 调整业务结构 | 第33-35页 |
3.2.2 税负转嫁 | 第35页 |
3.2.3 增加进项税额扣除 | 第35-36页 |
3.2.4 业务拆分与业务外包 | 第36-37页 |
3.2.5 进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划 | 第37页 |
3.2.6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 第37-38页 |
3.2.7 其他 | 第38-39页 |
第4章 商业银行税收筹划案例分析—A银行为例 | 第39-54页 |
4.1 A银行基本情况简介 | 第39-40页 |
4.2 A银行2015-2016年度财务数据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4.2.1 A银行2015-2016年主要经营指标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4.2.2 A银行2015-2016年主要纳税情况对比分析 | 第41页 |
4.3 A银行2015-2016年主要涉税项目 | 第41-47页 |
4.3.1 A银行2015-2016年营业收入 | 第41-43页 |
4.3.2 A银行2015-2016年总资产构成 | 第43-44页 |
4.3.3 A银行2015-2016年负债 | 第44页 |
4.3.4 A银行2015-2016年营业费用 | 第44-45页 |
4.3.5 A银行2015-2016年贷款质量 | 第45-46页 |
4.3.6 A银行2016年贷款逾期情况 | 第46页 |
4.3.7 A银行2016年新增固定资产和不动产 | 第46-47页 |
4.4 A银行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 第47-54页 |
4.4.1 调整收入结构税收筹划 | 第47-49页 |
4.4.2 逾期不良贷款的税收筹划 | 第49页 |
4.4.3 业务及管理费的税收筹划 | 第49-53页 |
4.4.4 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税收筹划 | 第53-54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5.1 由营改增带来的总结与反思 | 第54-55页 |
5.2 准确把握政策条款 | 第55页 |
5.3 加强税务专业队伍建设 | 第55页 |
5.4 健全税务组织结构 | 第55页 |
5.5 注意防范税务风险 | 第55-56页 |
5.6 加强税务信息的集成管理 | 第56页 |
5.7 建议出口金融服务免税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