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地区黄土滑坡特征及机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外滑坡机理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 第13-14页 |
1.3.1 技术线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大西安地区地质环境条件 | 第15-25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页 |
2.2 气象与水文 | 第15-17页 |
2.2.1 气象 | 第15-16页 |
2.2.2 水文 | 第16-17页 |
2.3 地形地貌 | 第17-19页 |
2.4 地层岩性 | 第19-20页 |
2.5 地质构造 | 第20-21页 |
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21-22页 |
2.6.1 新构造运动 | 第21-22页 |
2.6.2 地震 | 第22页 |
2.7 人类工程活动 | 第22-23页 |
2.8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大西安地区黄土滑坡特征及分布规律 | 第25-33页 |
3.1 大西安地区黄土滑坡特征 | 第25-30页 |
3.1.1 滑坡的表部变形破坏特征 | 第25-27页 |
3.1.2 滑坡纵断面特征 | 第27-30页 |
3.2 大西安黄土滑坡分布规律 | 第30-32页 |
3.2.1 大西安黄土滑坡空间分布规律 | 第30-31页 |
3.2.2 大西安黄土滑坡时间分布规律 | 第31-32页 |
3.3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大西安地区黄土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9页 |
4.1 地形地貌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页 |
4.2 地质构造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4.3 降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4.4 地震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页 |
4.5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4.6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大西安地区黄土滑坡机理 | 第39-63页 |
5.1 大西安地区黄土物理力学试验研究 | 第39-46页 |
5.1.1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 第41-42页 |
5.1.2 三轴剪切试验 | 第42-46页 |
5.2 典型黄土滑坡机理有限元分析 | 第46-57页 |
5.2.1 Midas/GTS软件原理 | 第46-47页 |
5.2.2 模型的建立 | 第47页 |
5.2.3 北郭组滑坡模型 | 第47-52页 |
5.2.4 野鸡胡—组滑坡模型 | 第52-57页 |
5.3 大西安地区黄土滑坡机理研究 | 第57-61页 |
5.3.1 后缘拉裂—平动式滑动模式 | 第57-59页 |
5.3.2 后缘拉裂—转动式滑动模式 | 第59-61页 |
5.3.3 防治措施 | 第61页 |
5.4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