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终端工装零件数控自动编程系统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数控编程技术的概述 | 第9-11页 |
| 1.2 数控编程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1页 |
| 1.3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1-14页 |
| 2 工装零件数控自动编程系统功能与实现 | 第14-35页 |
| 2.1 系统的总架构 | 第14-16页 |
| 2.2 用户界面设计 | 第16-20页 |
| 2.3 数据库的建立 | 第20-25页 |
| 2.4 CAD模块的功能与实现 | 第25-26页 |
| 2.5 CAM模块的功能与实现 | 第26-34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工装零件工艺特征的自动识别 | 第35-46页 |
| 3.1 特征参数自动识别 | 第35-36页 |
| 3.2 阵列特征自动识别 | 第36-42页 |
| 3.3 案例分析 | 第42-45页 |
| 3.4 方案的优劣性分析 | 第4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工装零件自由曲面的处理 | 第46-54页 |
| 4.1 判断离散片可加工性 | 第47-48页 |
| 4.2 不可加工离散区域组合 | 第48-49页 |
| 4.3 八线段包络 | 第49-50页 |
| 4.4 案例分析 | 第50-52页 |
| 4.5 方案的优劣性分析 | 第52-53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工装零件自动编程系统应用实例 | 第54-61页 |
| 5.1 预处理分析识别与定义 | 第54-55页 |
| 5.2 自动编程生成刀轨 | 第55-57页 |
| 5.3 后处理程式单 | 第57-61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