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微污染水源水中Ni2+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我国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4-15页
    1.3 水源水体镍污染控制技术第15-19页
        1.3.1 镍的性质和用途第15页
        1.3.2 水体中镍污染的来源第15-16页
        1.3.3 水体中镍污染的危害第16页
        1.3.4 水体镍污染处理技术第16-19页
    1.4 活性炭性质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9-25页
        1.4.1 活性炭的性质第19-21页
        1.4.2 活性炭的改性第21-23页
        1.4.3 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3-25页
    1.5 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第25-27页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5-26页
        1.5.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7-31页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第27-29页
        2.1.1 实验水质第27页
        2.1.2 实验试剂第27-28页
        2.1.3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1页
        2.2.1 活性炭的预处理第29页
        2.2.2 活性炭改性第29-30页
        2.2.3 活性炭表征第30页
        2.2.4 活性炭吸附Ni~(2+)的性能研究第30页
        2.2.5 Ni~(2+)检测方法第30-31页
第三章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特性分析第31-41页
    3.1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31-35页
        3.1.1 实验方法第31-32页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3.2 改性前后活性炭特性分析第35-39页
        3.2.1 SEM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3.2.2 BET结果与分析第37-38页
        3.2.3 FT-IR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3.2.4 Boehm滴定结果与分析第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改性前后活性炭对Ni~(2+)去除效果研究第41-49页
    4.1 实验方法第41-42页
        4.1.1 投加量的影响第41页
        4.1.2 吸附时间的影响第41页
        4.1.3 pH的影响第41-42页
        4.1.4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2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4.2.1 投加量对Ni~(2+)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2-43页
        4.2.2 吸附时间对Ni~(2+)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3-45页
        4.2.3 pH对Ni~(2+)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4.2.4 初始浓度对Ni~(2+)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6-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吸附机理分析与探讨第49-60页
    5.1 吸附机理初步分析第49页
    5.2 吸附等温线第49-53页
        5.2.1 吸附等温线理论第49-51页
        5.2.2 吸附等温线实验第51-53页
    5.3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53-59页
        5.3.1 吸附动力学理论第53-54页
        5.3.2 吸附动力学实验第54-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形TiO2粒子间空位作用下混合纳米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
下一篇:聚有机硅氧烷泡沫材料的制备与保温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