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辽宁省粮食生产及其资源状况分析 | 第17-30页 |
2.1 辽宁省粮食生产状况 | 第17-25页 |
2.1.1 辽宁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 第17-20页 |
2.1.2 辽宁省粮食作物总产和单产 | 第20-24页 |
2.1.3 辽宁省粮食作物品种结构 | 第24-25页 |
2.2 辽宁省粮食生产资源状况 | 第25-30页 |
2.2.1 气候资源 | 第25-26页 |
2.2.2 土壤资源 | 第26-28页 |
2.2.3 水资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辽宁省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0-50页 |
3.1 农业基础设施问题 | 第30-33页 |
3.1.1 农用机械 | 第30-32页 |
3.1.2 农田水利设施 | 第32-33页 |
3.2 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问题 | 第33-37页 |
3.2.1 种粮大户 | 第33-35页 |
3.2.2 粮食生产合作化 | 第35-36页 |
3.2.3 粮食的产后加工问题 | 第36-37页 |
3.3 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问题 | 第37-42页 |
3.3.1 粮食作物的育种技术 | 第37-38页 |
3.3.2 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 第38-40页 |
3.3.3 粮食作物的推广技术 | 第40-42页 |
3.4 种粮农民的积极性问题 | 第42-45页 |
3.4.1 种粮农民积极性的调查 | 第42-44页 |
3.4.2 种粮农民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 第44-45页 |
3.5 国家种粮扶持政策中的问题 | 第45-50页 |
3.5.1 国家支农资金总量不足 | 第45-47页 |
3.5.2 农业资金投入偏低 | 第47-48页 |
3.5.3 财政资金投入农业领域的力度不够 | 第48-50页 |
第四章 保障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对策 | 第50-55页 |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投入 | 第50-51页 |
4.2 提高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因地制宜完善配套技术 | 第51-52页 |
4.3 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化水平,切实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 第52页 |
4.4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建立对粮食补贴的长效机制 | 第52-53页 |
4.5 加快粮食市场体系改革步伐,完善政府粮食扶持政策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6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