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度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现实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6页
        1.3.1 关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2 关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模型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6页
        1.3.3 研究现状总结第16页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16-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3 可能的创新第18-19页
第二章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第19-29页
    2.1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第19-20页
    2.2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第20-23页
        2.2.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第20-21页
        2.2.2 存货融资模式第21-22页
        2.2.3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第22-23页
    2.3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特点第23-24页
    2.4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第24-27页
        2.4.1 一般影响因素第24-25页
        2.4.2 特殊影响因素第25-27页
    2.5 度量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说明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第29-46页
    3.1 度量模型的选择第29-33页
        3.1.1 常用模型简介第29-31页
        3.1.2 模型选择的基本原则第31页
        3.1.3 模型适用性理论分析第31-33页
    3.2 KMV模型第33-39页
        3.2.1 KMV核心思想第33-34页
        3.2.2 KMV模型的主要内容第34-37页
        3.2.3 KMV模型的修正第37-39页
    3.3 Logit模型第39-44页
        3.3.1 Logit核心思想第39-40页
        3.3.2 Logit模型的主要内容第40-42页
        3.3.3 Logit模型的修正第42-44页
    3.4 MKMV-Logit模型第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与检验第46-72页
    4.1 样本点选取与数据资料来源的说明第46-47页
    4.2 模型适应条件分析第47-49页
    4.3 MKMV模型实证分析与检验第49-55页
        4.3.1 无风险利率r与债务期限T第49-50页
        4.3.2 企业股权价值V_E第50页
        4.3.3 股权价值波动率σ_E第50-52页
        4.3.4 企业资产价值V_A及其波动率σ_A第52-53页
        4.3.5 违约点DP与违约距离DD第53-54页
        4.3.6 MKMV实证结果检验第54-55页
    4.4 MKMV-Logit模型实证分析与检验第55-70页
        4.4.1 单因素逻辑回归——剔除不重要指标第56-58页
        4.4.2 主成分分析——消除指标共线性第58-61页
        4.4.3 建立Logit回归第61-63页
        4.4.4 建立MKMV-Logit模型第63-65页
        4.4.5 MKMV-Logit模型的检验——准确性第65-66页
        4.4.6 MKMV-Logit模型的检验——稳健性第66-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政策启示第72-75页
    5.1 加强对KMV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第72-73页
    5.2 完善信用数据库第73页
    5.3 加强“新三板”交易制度的建设第73-75页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2页
附录第82-84页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市城投公司债务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下一篇:改进的双链量子遗传算法在图像分割和去噪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