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尼山圣境景区文化创意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第12页
        1.1.2 旅游业有助于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第12-13页
        1.1.3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激发更大活力第13页
        1.1.4 曲阜成为中国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发展的地标第13-14页
    1.2. 尼山圣境景区开发背景及简介第14-17页
        1.2.1 尼山的交通区位第14-15页
        1.2.2 尼山的旅游区位第15页
        1.2.3 尼山圣境项目基本情况第15-16页
        1.2.4 尼山圣境项目建设意义第16-17页
    1.3 研究意义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7页
        1.4.2 理论研究第17-18页
        1.4.3 实证案例研究第18页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8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18-20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第20-37页
    2.1 文化创意理论第20-22页
        2.1.1 “文化”的源起第20-21页
        2.1.2 “创意”的内涵第21页
        2.1.3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第21-22页
    2.2 旅游产品开发理论第22-26页
        2.2.1 旅游产品内涵与构成第22-23页
        2.2.2 旅游产品层次及特征第23-24页
        2.2.3 旅游产品开发战略第24-26页
    2.3 旅游产品开发中文化创意视角的确立第26-29页
        2.3.1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第26-27页
        2.3.2 加强文化创意是基于旅游本质的必然要求第27-28页
        2.3.3 依托文化创意是实现差异化的重要途径第28页
        2.3.4 提升文化创意是更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方法第28-29页
        2.3.5 善用文化创意是活化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思路第29页
    2.4 文化创意视角下旅游产品开发相关研究第29-37页
        2.4.1 多元理念整合开发模式——迪士尼第30-32页
        2.4.2 单一主题渗透开发模式——拈花湾第32-35页
        2.4.3 尼山圣境开发模式的借鉴与创新第35-37页
第3章 尼山圣境景区资源、市场及产品分析第37-48页
    3.1 资源(R性)分析第37-40页
        3.1.1 风景资源统计第37-38页
        3.1.2 风景资源点等级评价第38页
        3.1.3 尼山的文化价值第38-39页
        3.1.4 资源特征认知与整体评价第39-40页
    3.2 市场(M性)分析第40-46页
        3.2.1 问卷调查第40页
        3.2.2 问卷结果及分析第40-45页
        3.2.3 市场开发策略第45-46页
    3.3 产品(P性)分析第46-48页
        3.3.1 依托“圣人圣地”品牌,打造朝圣观光核心产品第46页
        3.3.2 突出“文化修贤”特色,构筑教育修学和文化度假产品第46-47页
        3.3.3 利用仪式空间与会议空间,开发特色节庆会议产品第47页
        3.3.4 渗透山水田园理念,营造生态休闲游憩类产品第47页
        3.3.5 以社区建设及农业振兴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第47-48页
第4章 尼山圣境文化元素的梳理与提炼第48-51页
    4.1 孔子及其思想第48页
    4.2 孔子出生地第48-49页
    4.3 儒家思想第49页
    4.4 游学修贤第49-50页
    4.5 礼乐文化第50页
    4.6 鲁文化核心区第50-51页
第5章 尼山圣境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与对策第51-59页
    5.1 尼山圣境旅游产品文化创意主要脉络第51-55页
        5.1.1 准确的文化定位及产品理念第51-52页
        5.1.2 提炼并打造“明礼”生活方式第52页
        5.1.3 因地制宜,创造性打造独具特色的空间布局思路第52-54页
        5.1.4 充分挖掘利用尼山文化资源,建立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第54-55页
        5.1.5 软硬结合,利用多种文化创意形式活化历史资源第55页
    5.2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开发建议第55-59页
        5.2.1 丰富文化体验载体,营造全方位文化价值体验第55-56页
        5.2.2 打造富有东方传统美学气质的文创产品第56页
        5.2.3 “人本位”文化活动产品策划第56-57页
        5.2.4 借鉴儒家经典,打造“美育和德育”培训产品第57页
        5.2.5 活化经典元素,巧妙融合旅游产品与文化创意产品第57页
        5.2.6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强化游客体验第57页
        5.2.7 重视新媒体与自媒体营销,做好景区旅游产品整体营销第57-59页
第6章 结束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 曲阜尼山游客调研问卷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EA模型的金融支持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例
下一篇: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及调控研究--以桂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