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逻辑框架与内容概述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3-19页 |
2.1 公司治理及界定 | 第13-14页 |
2.2 契约理论 | 第14-15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5页 |
2.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15页 |
2.3 管家理论 | 第15-16页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7页 |
2.5 股权及激励形式 | 第17-19页 |
2.5.1 股权与股权结构 | 第17页 |
2.5.2 股权(票)激励形式 | 第17-19页 |
第三章 MJ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 第19-26页 |
3.1 MJ公司简介 | 第19-20页 |
3.2 治理结构分析 | 第20-23页 |
3.2.1 MJ公司股权结构 | 第20-21页 |
3.2.2 高层组织结构 | 第21页 |
3.2.3 MJ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 | 第21-23页 |
3.3 MJ公司治理机制问题分析 | 第23-26页 |
3.3.1 治理模式分析 | 第23-24页 |
3.3.2 代理关系分析 | 第24页 |
3.3.3 决策机制分析 | 第24-25页 |
3.3.4 激励机制分析 | 第25页 |
3.3.5 监督机制分析 | 第25-26页 |
第四章 MJ公司的治理模式定位 | 第26-31页 |
4.1 治理模式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4.1.1 内部因素分析 | 第26页 |
4.1.2 外部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4.2 MJ公司的治理模式选择 | 第27-28页 |
4.2.1 可供选择的治理模式 | 第27页 |
4.2.2 治理模式的选择 | 第27-28页 |
4.3 MJ公司治理模式的改进思路 | 第28-31页 |
4.3.1 明确公司的经营目标 | 第29页 |
4.3.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29-30页 |
4.3.3 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 | 第30-31页 |
第五章 MJ公司股权优化 | 第31-51页 |
5.1 基本原则 | 第31-32页 |
5.1.1 持续学习并不断完善的原则 | 第31页 |
5.1.2 责权利统一的原则 | 第31-32页 |
5.1.3 共同治理与相互制衡的原则 | 第32页 |
5.2 股权结构改革 | 第32-37页 |
5.2.1 股权优化原则与思路 | 第32-33页 |
5.2.2 股权结构优化目标 | 第33-34页 |
5.2.3 股权结构优化整体方案 | 第34-37页 |
5.2.4 股权优化的风险预估 | 第37页 |
5.3 治理结构功能优化 | 第37-43页 |
5.3.1 治理层级关系梳理 | 第37-38页 |
5.3.2 治理机构设置 | 第38-39页 |
5.3.3 部门设置与职能定义 | 第39-43页 |
5.4 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 | 第43-50页 |
5.4.1 薪酬激励方案概述 | 第44-46页 |
5.4.2 短期(年薪)激励机制 | 第46-47页 |
5.4.3 中期(浮酬)激励机制 | 第47页 |
5.4.4 长期(股权)激励机制 | 第47-49页 |
5.4.5 约束机制 | 第49-50页 |
5.5 内部监管制衡机制的完善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总结 | 第51-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