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神经管畸形 | 第12-15页 |
1.1.1 NTDs及人类胚胎神经管发育 | 第12页 |
1.1.2 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 | 第12-13页 |
1.1.3 胚胎神经管发育与细胞凋亡 | 第13-14页 |
1.1.4 肌醇缺乏与胚胎神经管发育 | 第14-15页 |
1.2 PI3K/Akt信号通路在胚胎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15-18页 |
1.2.1 PI3K/Akt信号通路与细胞凋亡 | 第15-16页 |
1.2.2 PI3K/Akt信号通路与神经发育 | 第16页 |
1.2.3 肌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 | 第16-18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小鼠肌醇失衡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完善 | 第20-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1.3 溶液配制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1 小鼠动物实验模型建立与完善 | 第21-22页 |
2.2.2 小鼠胚胎组织病理检测 | 第22-23页 |
2.2.3 统计分析 | 第23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30页 |
2.3.1 肌醇代谢障碍NTD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完善 | 第23-26页 |
2.3.2 小鼠模型胚胎神经管发育异常的病理改变 | 第26-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小鼠肌醇缺乏对PI3K酶活性的影响 | 第32-4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3.1.1 小鼠NTDs样本的筛选 | 第32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3.1.4 溶液配制 | 第3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3-38页 |
3.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肌醇水平 | 第33-34页 |
3.2.2 ELISA检测PI3K酶活性 | 第34-36页 |
3.2.3 体外实验探究肌醇对PI3K酶活性影响 | 第36-37页 |
3.2.4 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3.3.1 肌醇的标准曲线 | 第38-39页 |
3.3.2 E13.5 天孕鼠及胎鼠不同组织中肌醇均值水平检测 | 第39-40页 |
3.3.3 小鼠胚胎神经组织PI3K酶活性检测 | 第40-42页 |
3.3.4 肌醇干预后 8h孕鼠不同组织中PI3K酶活性检测 | 第42-43页 |
3.3.5 体外实验检测PI3K酶活性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小鼠PI3K/AKT通路蛋白质磷酸化水平检测 | 第46-60页 |
4.1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4.2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7-50页 |
4.3.1 样品蛋白质抽提和标记 | 第47-48页 |
4.3.2 芯片杂交与清洗 | 第48页 |
4.3.3 芯片扫描 | 第48-49页 |
4.3.4 质控分析 | 第49页 |
4.3.5 数据分析 | 第49-50页 |
4.4 芯片检测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4.4.1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50页 |
4.4.2 蛋白质芯片质量控制结果 | 第50-51页 |
4.4.3 蛋白质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1-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小鼠PI3K/AKT通路磷酸化表达差异蛋白验证 | 第60-78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60-62页 |
5.1.1 小鼠胚胎组织样本 | 第60页 |
5.1.2 实验仪器 | 第60-61页 |
5.1.3 实验试剂 | 第61页 |
5.1.4 溶液配制 | 第61-6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2-65页 |
5.2.1 免疫组化 | 第62-63页 |
5.2.2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 第63-64页 |
5.2.3 统计分析 | 第64-65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