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南通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科技金融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2.1 科技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 第18-19页 |
2.1.1 科技金融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科技金融的特点 | 第19页 |
2.2 科技金融体系分析 | 第19-22页 |
2.2.1 科技财力资源 | 第20页 |
2.2.2 创业风险投资 | 第20-21页 |
2.2.3 科技资本市场 | 第21页 |
2.2.4 科技政策贷款 | 第21页 |
2.2.5 科技商业保险 | 第21页 |
2.2.6 科技金融环境 | 第21-22页 |
2.3 科技金融运行模式分析 | 第22-24页 |
2.3.1 科技金融的运行模式 | 第22-23页 |
2.3.2 科技金融的作用阶段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南通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24-34页 |
3.1 南通高新区科技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 | 第24-27页 |
3.2 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27-30页 |
3.2.1 金融产品体系不够健全 | 第27-28页 |
3.2.2 金融机构类型过于单一 | 第28-29页 |
3.2.3 拥金惜贷现象较为严重 | 第29页 |
3.2.4 金融服务流程繁琐冗余 | 第29-30页 |
3.2.5 金融创新氛围不够浓厚 | 第30页 |
3.3 科技金融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3.3.1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组织体系不健全 | 第30页 |
3.3.2 激励科技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不完善 | 第30-32页 |
3.3.3 财政资金参与金融运作的积极性不够 | 第32页 |
3.3.4 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推动力不足 | 第32-33页 |
3.3.5 营造健康金融氛围的舆论宣传不到位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园区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经验 | 第34-46页 |
4.1 国外园区科技金融相关经验 | 第34-37页 |
4.1.1 美国园区科技金融相关经验 | 第34-35页 |
4.1.2 日本园区科技金融相关经验 | 第35-37页 |
4.2 国内园区科技金融发展相关经验 | 第37-46页 |
4.2.1 成都高新区相关经验 | 第37-39页 |
4.2.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相关经验 | 第39-42页 |
4.2.3 苏南重点园区相关经验 | 第42-46页 |
第五章 促进南通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对策 | 第46-51页 |
5.1 加强政府职能建设,构建科技金融组织体系 | 第46-47页 |
5.1.1 构建领导体系 | 第46页 |
5.1.2 明确部门分工 | 第46页 |
5.1.3 建立考核机制 | 第46-47页 |
5.1.4 定时督查推进 | 第47页 |
5.2 完善创新发展政策,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结构 | 第47-48页 |
5.2.1 完善金融机构集聚政策 | 第47页 |
5.2.2 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政策 | 第47-48页 |
5.2.3 搭建公共金融服务平台 | 第48页 |
5.2.4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 第48页 |
5.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政府资金引领效应 | 第48-49页 |
5.3.1 设立产业母基金 | 第48页 |
5.3.2 扩大引导基金效应 | 第48-49页 |
5.3.3 开辟拨改投(贷)专项资金市场 | 第49页 |
5.4 创新金融发展模式,丰富现代金融产业内涵 | 第49页 |
5.4.1 创新机构合作模式 | 第49页 |
5.4.2 创新产品发展模式 | 第49页 |
5.5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升科技金融示范效应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