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1 原生艺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1.3.2 原生艺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3 插画艺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4 插画艺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原生艺术与插画艺术的概述及关系 | 第11-30页 |
2.1 原生艺术的概述 | 第11-22页 |
2.1.1 原生艺术的定义 | 第11-12页 |
2.1.2 原生艺术的历史溯源 | 第12-14页 |
2.1.3 原生艺术出现的原因 | 第14-15页 |
2.1.4 原生艺术的开拓者 | 第15-16页 |
2.1.5 原生艺术的主要特征 | 第16-18页 |
2.1.6 原生艺术的表现形式 | 第18-22页 |
2.2 插画艺术的概述 | 第22-29页 |
2.2.1 插画艺术的概念 | 第23页 |
2.2.2 插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第23-25页 |
2.2.3 插画艺术的主要特征 | 第25-27页 |
2.2.4 插画艺术的情感表现 | 第27-28页 |
2.2.5 插画艺术的代表人物 | 第28-29页 |
2.3 原生艺术与插画艺术的关系 | 第29-30页 |
第3章 原生艺术创作心理特征及个案分析 | 第30-41页 |
3.1 “癫狂”思想在原生艺术创作中的理论依据 | 第30-36页 |
3.1.1 人我不分,物我两忘 | 第30-31页 |
3.1.2 幻觉成影,视幻交错 | 第31-32页 |
3.1.3 潜意识的创造功能 | 第32-33页 |
3.1.4 集体无意识的灵感启发 | 第33-34页 |
3.1.5 非理性的独特魅力 | 第34-35页 |
3.1.6 原始思维,儿童思维 | 第35-36页 |
3.2 原生艺术家艺术创作中“癫狂”思想的表现 | 第36-38页 |
3.2.1 西方原生艺术代表人物-阿道夫·渥尔夫利 | 第36-37页 |
3.2.2 中国原生艺术代表人物-周惠明 | 第37-38页 |
3.3 主流艺术家艺术创作中“癫狂”思想的表现 | 第38-41页 |
3.3.1 穿梭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艺术家-博斯 | 第38-39页 |
3.3.2 游走于天才与疯子之间的艺术家-梵·高 | 第39-41页 |
第4章 原生艺术对当代插画艺术的启发 | 第41-46页 |
4.1 原生艺术对插画艺术创作思维的启发 | 第41-42页 |
4.2 原生艺术对插画艺术创作情感的启发 | 第42-43页 |
4.3 原生艺术对插画艺术创作手法的启发 | 第43-46页 |
第5章 原生艺术的精神内涵在当代插画艺术中的意义 | 第46-49页 |
5.1 原生艺术中“原生性”创作思想对当代插画的启示 | 第46-47页 |
5.2 以人文精神为本位的当代插画艺术发展之路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