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处理器映射关键技术研究--流水线型调度与映射集成算法研究
目录 | 第2-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縮写说明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多核处理器相关背景 | 第9-12页 |
1.1.1 多核处理器的发展 | 第9页 |
1.1.2 NoC系统的提出和发展 | 第9-10页 |
1.1.3 NoC系统的优势 | 第10-11页 |
1.1.4 NoC系统的设计面临的挑战 | 第11-12页 |
1.2 流应用简介 | 第12-13页 |
1.3 基于NoC系统的多核处理器调度和映射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成果 | 第15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程序信息提取 | 第17-26页 |
2.1 信息提取平台介绍 | 第17-18页 |
2.1.1 SUIF2工具简介 | 第17页 |
2.1.2 SUIF2工具中间表示 | 第17-18页 |
2.2 程序信息提取 | 第18-25页 |
2.2.1 for循环信息提取 | 第19-20页 |
2.2.2 for循环信息提取实例 | 第20-23页 |
2.2.3 程序语句信息提取 | 第23-24页 |
2.2.4 程序语句信息提取实例 | 第24-25页 |
2.3 基于提取信息的任务划分及任务图生成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多面体模型 | 第26-35页 |
3.1 模型参数提取 | 第26-31页 |
3.1.1 任务图的描述 | 第27页 |
3.1.2 硬件相关的描述 | 第27-28页 |
3.1.3 问题解的描述 | 第28页 |
3.1.4 问题解的约束 | 第28-30页 |
3.1.5 优化目标的描述 | 第30-31页 |
3.2 解空间讨论 | 第31-34页 |
3.2.1 对于S空间的讨论 | 第31-33页 |
3.2.2 对于P和L空间的讨论 | 第33页 |
3.2.3 对于S、P和L空间的融合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调度与映射算法 | 第35-43页 |
4.1 算法介绍 | 第35-38页 |
4.1.1 各算法特点对比 | 第35-36页 |
4.1.2 模拟退火算法简介 | 第36-38页 |
4.1.3 模拟退火算法常用优化方法 | 第38页 |
4.2 模拟退火算法讨论 | 第38-42页 |
4.2.1 算法关于模型的讨论 | 第38-40页 |
4.2.2 算法参数设置 | 第40-41页 |
4.2.3 算法优化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第43-55页 |
5.1 实验设置 | 第43-45页 |
5.1.1 实验软硬件环境 | 第43页 |
5.1.2 任务图产生工具设置 | 第43-45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45-54页 |
5.2.1 对随机任务图的测试 | 第45-50页 |
5.2.2 算法受任务级并行度影响测试 | 第50-51页 |
5.2.3 对于实际应用的测试 | 第51-53页 |
5.2.4 算法运行时间分析 | 第53-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5页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55-57页 |
附录一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