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二氧化碳资源化的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 第10-11页 |
1.2.2 TiO_2及修饰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3 反应体系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石墨烯负载型物质 | 第16-23页 |
1.3.1 石墨烯的性质制备研究 | 第16-18页 |
1.3.2 石墨烯载体催化剂 | 第18-2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5-36页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5-26页 |
2.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5-26页 |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6页 |
2.2 石墨烯负载物的制备方案 | 第26-30页 |
2.2.1 GO 和石墨烯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2 RGO-TiO_2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3 Cu_2O/ 石墨烯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4 Cu_2O/ TiO_2- 石墨烯的制备 | 第29-30页 |
2.3 石墨烯负载催化剂的物性表征 | 第30-33页 |
2.3.1 X - 射线衍射( XRD ) | 第30页 |
2.3.2 红外光谱表征 ( FT-IR) | 第30页 |
2.3.3 拉曼光谱表征 | 第30-31页 |
2.3.4 AFM 表征 | 第31页 |
2.3.5 透射电镜 (TEM) | 第31页 |
2.3.6 扫描电镜表征 (SEM) | 第31-32页 |
2.3.7 能量色散显微分析 (EDS) | 第32页 |
2.3.8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 第32页 |
2.3.9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2.4 光催化还原 CO_2的性能 | 第33-36页 |
2.4.1 光催化转化装置及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2.4.2 光催化产物测定 | 第34-36页 |
第3章 TIO_2- 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第36-54页 |
3.1 载体 GO 和石墨烯的制备表征 | 第36-41页 |
3.1.1 载体 GO 和石墨烯的制备 | 第36页 |
3.1.2 物相表征 | 第36-39页 |
3.1.3 形貌测试 | 第39-41页 |
3.2 TIO_2- 石墨烯的制备表征 | 第41-47页 |
3.2.1 UV 照射法合成 TiO_2- 石墨烯的表征 | 第41-45页 |
3.2.2 水热合成 TiO_2- RGO 及表征 | 第45-47页 |
3.3 光催化还原 CO_2的研究 | 第47-52页 |
3.3.1 产物定量和定性 | 第47-49页 |
3.3.2 空白实验 | 第49页 |
3.3.3 TiO2- 石墨烯光催化还原 CO_2 | 第49-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CU_2O - 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第54-70页 |
4.1 CU_2O 概述 | 第54页 |
4.2 制备方法探究 | 第54-65页 |
4.2.1 水合肼法制 Cu_2O - 石墨烯 | 第54-56页 |
4.2.2 葡萄糖法制 Cu_2O - 石墨烯 | 第56-59页 |
4.2.3 抗坏血酸法制 Cu_2O - 石墨烯 | 第59-65页 |
4.3 CU_2O-石墨烯光催化转化 CO_2 | 第65-68页 |
4.3.1 光催化还原 C O2的研究 | 第66-67页 |
4.3.2 催化剂的失活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CU_2O /TIO_2- 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第70-80页 |
5.1 半导体表面修饰 | 第70页 |
5.2 CU_2O /TIO_2- 石墨烯的表征 | 第70-75页 |
5.3 光催化还原 CO_2的研究 | 第75-79页 |
5.3.1 方案的选择 | 第75页 |
5.3.2 Cu_2O 修饰量的影响 | 第75-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