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不同播种方式对滴灌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5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播种方式对小麦形态特征的影响第9-11页
    1.3 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第11-12页
    1.4 播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的影响第12-13页
    1.5 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第13-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5页
    2.2 试验设计第15-16页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16-18页
        2.3.2 群体质量调查第16-17页
        2.3.3 农艺指标测定第17页
        2.3.4 干物质质量第17页
        2.3.5 产量及构成因素第17页
        2.3.6 气象资料第17页
        2.3.7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第17-18页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18-1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19-31页
    3.1 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9-25页
        3.1.1 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生育时期的变化第19-21页
        3.1.2 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群体质量的变化第21-24页
        3.1.3 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农艺性状的变化第24-25页
    3.2 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第25-27页
        3.2.1 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产量的变化第25-26页
        3.2.2 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第26-27页
    3.3 播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第27-28页
    3.4 播种方式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第28-31页
        3.3.1 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投入成本分析第28-30页
        3.3.2 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产出收益分析第30-31页
第四章 讨论第31-36页
    4.1 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控第31-33页
    4.2 播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的影响第33-34页
    4.3 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34-35页
    4.4 小麦增产分析第35-36页
第五章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致谢第42-43页
作者简历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个甜樱桃品种在南疆地区的引种表现观察和抗寒性鉴定
下一篇: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创建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