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融资方案研究--基于远达公司的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应收账款证券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内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外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第17-19页
    1.5 论文的预期贡献第19-20页
2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第20-28页
    2.1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基本情况第20-21页
    2.2 应收账款形成原因第21-24页
        2.2.1 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同质化的产品第22页
        2.2.2 产品销售与款项回收之间形成的时间差第22页
        2.2.3 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第22-23页
        2.2.4 市场销售人员的考核设计不合理第23页
        2.2.5 应收账款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第23页
        2.2.6 法律意识不强导致款项回收难度加大第23-24页
        2.2.7 责任追究制度没有有效建立第24页
    2.3 应收账款管理现行一般方法第24-28页
        2.3.1 强化事前评估、应收账款管理关口前移第24-25页
        2.3.2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第25页
        2.3.3 强化绩效考核、做到奖惩分明第25-26页
        2.3.4 定期开展账款分析、协调解决收款问题第26-27页
        2.3.5 多措并举、促进应收账款的回收第27-28页
3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第28-33页
    3.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第28-30页
        3.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功能第28-29页
        3.1.2 资产证券化的做法第29-30页
        3.1.3 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第30页
    3.2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第30-33页
        3.2.1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涉及的主体第30-31页
        3.2.2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模式第31-33页
4 我国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探索和经验启示第33-38页
    4.1 我国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第33-34页
    4.2 我国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启示第34-38页
        4.2.1 我国首例贸易类应收账款证券化-五矿发展第34-36页
        4.2.2 应收账款出表的资产证券化-中国电子第36-38页
5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分析析第38-47页
    5.1 远达公司的基本情况第38-39页
    5.2 EPC行业及远达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分析第39-43页
        5.2.1 EPC行业和远达公司应收账款概览第39-41页
        5.2.2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债务人分布第41-42页
        5.2.3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布第42页
        5.2.4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地区分布第42-43页
    5.3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第43-47页
        5.3.1 中央企业“两金”压控形式要求第43-44页
        5.3.2 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支持第44页
        5.3.3 远达公司发展的迫切需要第44-45页
        5.3.4 应收账款的质量和结构第45页
        5.3.5 公司、股东和债务人的信用评级第45-47页
6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融资方案设计和分分析析第47-62页
    6.1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方案设计第47-54页
        6.1.1 总体操作流程第47-49页
        6.1.2 拟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第49页
        6.1.3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方案第49页
        6.1.4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操作流程第49-50页
        6.1.5 预计发行规模第50-51页
        6.1.6 预计发行期限第51页
        6.1.7 循环购买第51页
        6.1.8 资产证券化评级安排第51页
        6.1.9 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融资成本第51-52页
        6.1.10 远达公司发行材料准备第52-53页
        6.1.11 应收账款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时间预计第53-54页
    6.2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影响分析第54-59页
        6.2.1 单个资产的信用替代企业整体信用,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第55页
        6.2.2 优化财务报表,实现应收账款出表,降低资产负债率第55-58页
        6.2.3 融资成本较低,时间较短第58页
        6.2.4 减少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成本,提前回笼资金第58页
        6.2.5 企业再投资获得较大收益第58-59页
    6.3 远达公司应收账款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第59-62页
        6.3.1 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动的风险第59-60页
        6.3.2 资金利率风险第60页
        6.3.3 信息披露风险第60页
        6.3.4 资产支持计划的信用风险第60-61页
        6.3.5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偿付风险第61-62页
7 结论及建议第62-64页
    7.1 结论第62-63页
    7.2 建议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动模糊图像的去模糊算法研究
下一篇:精准扶贫中贫困户识别环节研究--以贵州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