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都兰县双庆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2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国内外矽卡岩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2 矽卡岩铁矿床研究 | 第18-19页 |
1.2.3 研究区勘查及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1-22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 | 第22-34页 |
2.1 区域地质 | 第22-32页 |
2.1.1 地层 | 第22-26页 |
2.1.2 构造 | 第26-29页 |
2.1.3 岩浆岩 | 第29-30页 |
2.1.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30-31页 |
2.1.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31页 |
2.1.6 区域矿产 | 第31-32页 |
2.2 矿区地质 | 第32-34页 |
2.2.1 地层 | 第32页 |
2.2.2 构造 | 第32-33页 |
2.2.3 岩浆岩 | 第33-34页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4-48页 |
3.1 矿体特征 | 第34页 |
3.2 矿石特征 | 第34-45页 |
3.2.1 矿石矿物组成 | 第34-41页 |
3.2.2 矿石组构 | 第41-45页 |
3.2.3 矿石类型 | 第45页 |
3.3 围岩蚀变 | 第45页 |
3.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45-48页 |
第4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8-70页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方法 | 第48-49页 |
4.1.1 样品采集 | 第48页 |
4.1.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8-49页 |
4.2 分析测试结果 | 第49页 |
4.3 主量元素特征 | 第49-54页 |
4.3.1 岩石主量元素特征 | 第49-54页 |
4.3.2 矿石主量元素特征 | 第54页 |
4.4 微量元素特征 | 第54-58页 |
4.4.1 岩石微量元素特征 | 第54-56页 |
4.4.2 矿石微量元素特征 | 第56-58页 |
4.5 稀土元素特征 | 第58-61页 |
4.5.1 岩石稀土元素特征 | 第58-59页 |
4.5.2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第59-61页 |
4.6 磁铁矿地球化学特征 | 第61-65页 |
4.6.1 主量元素特征 | 第61页 |
4.6.2 微量元素特征 | 第61-64页 |
4.6.3 稀土元素特征 | 第64-65页 |
4.7 金属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 | 第65-70页 |
4.7.1 金属硫化物分析结果 | 第65-66页 |
4.7.2 闪锌矿标型 | 第66-70页 |
第5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70-79页 |
5.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第70-74页 |
5.1.1 流体包裹体的类型 | 第70-73页 |
5.1.2 流体包裹体的分布规律 | 第73-74页 |
5.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74-75页 |
5.3 流体包裹体盐度、密度 | 第75-76页 |
5.4 讨论 | 第76-79页 |
第6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79-84页 |
6.1 测试方法简介 | 第79页 |
6.2 磁铁矿氧同位素 | 第79-80页 |
6.3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80-81页 |
6.4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81-82页 |
6.5 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82-83页 |
6.6 小结 | 第83-84页 |
第7章 矿床成因探讨 | 第84-86页 |
7.1 矿床地质特征对成因的约束 | 第84-85页 |
7.1.1 赋矿地层 | 第84页 |
7.1.2 矿化-蚀变特征 | 第84页 |
7.1.3 矿物共生组合及组构特征 | 第84-85页 |
7.2 成矿物质来源 | 第85页 |
7.3 成矿流体来源及其性质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