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竞业限制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劳动法中竞业限制的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一、劳动法中竞业限制的概念和特征 | 第13-15页 |
(一)竞业限制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竞业限制的法律特征 | 第14-15页 |
二、劳动法中竞业限制的法律性质 | 第15-16页 |
(一)竞业限制源于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 第15页 |
(二)竞业限制以遏制不当竞争为手段 | 第15-16页 |
(三)竞业限制以利益平衡为出发点 | 第16页 |
三、劳动法中竞业限制制度的成因分析 | 第16-17页 |
(一)协调权利义务的分配 | 第16-17页 |
(二)解决权益冲突 | 第17页 |
四、劳动法中竞业限制制度的主要原则 | 第17-19页 |
(一)诚实信用原则 | 第17-18页 |
(二)忠实义务原则 | 第18页 |
(三)合理限制竞争原则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域外竞业限制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4页 |
一、域外竞业限制制度 | 第19-21页 |
(一)美国法 | 第19-20页 |
(二)德国法 | 第20页 |
(三)瑞士法 | 第20-21页 |
二、对我国竞业限制制度的启示 | 第21-24页 |
(一)灵活的竞业限制期限 | 第21-22页 |
(二)合理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 第22-23页 |
(三)竞业限制协议的合理性规范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劳动法中竞业限制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 第24-31页 |
一、我国劳动法中竞业限制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4-27页 |
(一)《劳动合同法》之前的竞业限制制度 | 第24-25页 |
(二)《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规定 | 第25-26页 |
(三)《司法解释四》对竞业限制的规定 | 第26-27页 |
二、我国劳动法中竞业限制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一)竞业限制法律实施标准不明确 | 第28-29页 |
(二)经济补偿金和违约金规定不够细化 | 第29页 |
(三)第三方的责任不明确 | 第29-30页 |
(四)劳动行政监督制度不够健全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劳动法中竞业限制制度的建议 | 第31-40页 |
一、明确竞业限制的实施标准 | 第31-33页 |
(一)明确适用主体的范围 | 第31页 |
(二)灵活限定履行期限 | 第31-32页 |
(三)合理规定竞业限制地域范围 | 第32-33页 |
(四)限定竞业限制的适用行业范围 | 第33页 |
二、健全经济补偿和违约金制度 | 第33-38页 |
(一)经济补偿制度 | 第33-37页 |
(二)违约金制度 | 第37-38页 |
三、规范第三方的连带责任 | 第38页 |
四、健全劳动行政监督制度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