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浅谈共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前言第10-12页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1页
 三、文章架构第11-12页
第一部分 共同隐私权的基础理论第12-18页
 一、隐私的产生发展和含义第12-13页
 二、隐私权的产生和发展第13-14页
 三、隐私权的法律特征第14-18页
  (一) 隐私权的主体是自然人第14-15页
  (二) 隐私权的客体是隐私第15-16页
  (三) 隐私权保护的有限性第16-17页
  (四) 隐私权的对世性和支配性第17页
  (五) 隐私权的可利用性第17-18页
第二部分 共同隐私权的概述第18-32页
 一、共同隐私存在的必要性第18-19页
 二、共同隐私与一般隐私的关系第19-21页
  (一) 共同隐私主体为两个以上的自然人第20-21页
  (二) 共同隐私主体之间关系存在着关联性第21页
  (三) 共同隐私产生于共同关系的存续期间第21页
 三、共同隐私权的法律特征第21-23页
  (一) 共同隐私权的主体第21-22页
  (二) 共同隐私权的客体第22-23页
 四、共同隐私权与一般隐私权的关系第23-24页
  (一) 权利主体数量不同第23页
  (二) 权利客体不同第23-24页
  (三) 权利内容不同第24页
  (四) 侵权主体不同第24页
  (五) 调整的法律关系不同第24页
 五、共同隐私权的内容第24-28页
  (一) 共同隐私权人的生活安宁权第25-26页
  (二) 共同隐私隐瞒权第26-27页
  (三) 共同隐私公开利用权第27-28页
 六、共同隐私的公开与利用的规则第28-32页
  (一) 应当征得共同隐私权主体的一致同意第29页
  (二) 要尊重事实和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第29-30页
  (三) 取得共同隐私利益时共同支配共同享有第30-31页
  (四) 公开利用共同隐私时必要的限制第31-32页
第三部分 共同隐私权的侵害第32-37页
 一、侵害共同隐私的行为第32-33页
 二、侵害共同隐私权的要件第33-37页
  (一) 侵害共同隐私的违法行为第34页
  (二) 侵害共同隐私产生的损害事实第34-35页
  (三) 侵害共同隐私权的行为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第35页
  (四) 侵权行为人在主观上的过错第35-37页
第四部分 完善共同隐私权保护的意义第37-42页
 一、有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第37-38页
 二、有助于对公权力的限制第38-39页
 三、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普遍道德第39-40页
 四、有助于促进我国的人权发展第40-42页
第五部分 国内外对共同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以及我国立法的构建第42-54页
 一、国际上现有法律对共同隐私的保护第42-46页
  (一) 国际法上对隐私权保护的规定第42-43页
  (二) 区域性人权文件对隐私权的保护第43-44页
  (三) 世界上的主要国家的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第44-46页
 二、我国现有法律对共同隐私权的保护第46-48页
  (一) 《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第46-47页
  (二) 《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第47页
  (三) 《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第47-48页
 三、我国现有法律对共同隐私权保护的缺陷第48-50页
  (一) 没有专门的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第48页
  (二) 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加以直接保护第48-49页
  (三) 隐私权客体的范围过于狭窄第49页
  (四) 法律未将隐私权作为独立人身权第49-50页
 四、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构建第50-54页
  (一) 隐私权的保护应该在宪法有明确的规定第50-51页
  (二) 应当设立独立的人格权制度第51-52页
  (三) 应明确界定隐私权的保护范围第52-53页
  (四) 应当设立独立的侵权责任制度第53-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夫妻财产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医疗美容纠纷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