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完善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基本问题第9-16页
    1.1 证明妨碍制度的内涵界定第9-14页
        1.1.1 与证明妨碍制度有关的概念第9-12页
        1.1.2 证明妨碍制度的概念第12-13页
        1.1.3 相互关系第13-14页
    1.2 证明妨碍制度的价值第14页
    1.3 对证明妨碍行为进行规制的理论依据第14-16页
第二章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基本内容第16-25页
    2.1 证明妨碍行为的构成要件第16-19页
        2.1.1 主体要件第16-18页
        2.1.2 主观要件第18页
        2.1.3 客观要件第18-19页
        2.1.4 客体要件第19页
    2.2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行为的典型表现形式第19-20页
        2.2.1 隐匿证据行为第19-20页
        2.2.2 毁灭、损毁证据行为第20页
        2.2.3 伪造、变造证据行为第20页
        2.2.4 拒绝配合对方的举证活动第20页
    2.3 适用证明妨碍制度的法律效果第20-25页
        2.3.1 法律效果的适用方式第21-22页
        2.3.2 对不同法律效果的评价第22-23页
        2.3.3 选择法律效果应当考虑的因素第23-25页
第三章 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现状第25-31页
    3.1 立法概况第25-26页
    3.2 适用情况第26-28页
    3.3 立法缺陷第28-31页
        3.3.1 未确立证明妨碍行为的概念第28页
        3.3.2 证明妨碍行为的构成要件存在明显缺陷第28-29页
        3.3.3 私法上的法律效果方式过于单一第29-30页
        3.3.4 条文内容模糊不清第30页
        3.3.5 缺乏给受妨碍人造成损失时的救济程序第30页
        3.3.6 缺乏针对妨碍行为人的救济程序第30-31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路径第31-39页
    4.1 确立证明妨碍行为的概念第31页
    4.2 完善证明妨碍行为的构成要件第31-32页
    4.3 完善对证明妨碍行为的制裁体系第32-33页
        4.3.1 在法律层面设置私法制裁措施第32页
        4.3.2 增加私法效果方式第32-33页
    4.4 设置配套的制度规范第33-39页
        4.4.1 确立证明妨碍制度中的法官释明权第33-35页
        4.4.2 设定合理的法官自由裁量权第35-37页
        4.4.3 赋予受妨碍人权利救济措施第37页
        4.4.4 设置妨碍行为人权利保障机制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城区低收入邻里的社区依恋研究
下一篇:环境侵权溢出性研究—兼评《侵权责任法》第6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