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夫妻共同债务概述 | 第7-11页 |
(一)概念 | 第7-8页 |
(二)夫妻共同债务的特征 | 第8-9页 |
1、时间性特征 | 第8页 |
2、多样性特征 | 第8-9页 |
3、合议性特征 | 第9页 |
4、连带性特征 | 第9页 |
(三)夫妻共同债务与夫妻个人债务的区分 | 第9-11页 |
二、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法律规定及不足 | 第11-24页 |
(一)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立法现状 | 第11-12页 |
(二)我国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相关规定存在的缺陷 | 第12-24页 |
1、《婚姻法》第19条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2、《婚姻法》第41条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3、《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存在问题 | 第15-24页 |
三、国外夫妻共同债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7页 |
四、完善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措施 | 第27-38页 |
(一)重新定位夫妻共同债务制度并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 第27-28页 |
1、构建完善的夫妻共同债务制度、优化立法结构体系 | 第27页 |
2、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予以明确 | 第27-28页 |
(二)对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推定规则进行修改、完善 | 第28-29页 |
(三)完善举证分配责任 | 第29-30页 |
(四)确立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 | 第30-31页 |
(五)大额债务共同签字确认制度 | 第31-32页 |
(六)夫妻财产约定制度予以登记、公示 | 第32-33页 |
(七)建立夫妻分居债务制度 | 第33-34页 |
(八)充分发挥法官在审判实践中的作用 | 第34-35页 |
1、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 第34-35页 |
2、法官释明权的合理运用 | 第35页 |
(九)完善离婚案件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制度 | 第35-36页 |
(十)预防、惩治虚假诉讼行为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