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论文--原料与辅助材料论文--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论文--助剂论文

磷系阻燃剂表面改性微结构的构筑及对ABS协同阻燃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阻燃ABS复合材料的应用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无卤阻燃剂及阻燃机理第13-15页
        1.2.1 无卤阻燃剂的分类第13-14页
        1.2.2 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第14-15页
            1.2.2.1 气相阻燃机理第14页
            1.2.2.2 凝聚相阻燃机理第14页
            1.2.2.3 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第14-15页
    1.3 磷系阻燃剂的分类及其主要的表面改性方法第15-22页
        1.3.1 磷系阻燃剂的分类第15-16页
            1.3.1.1 有机磷系阻燃剂第15页
            1.3.1.2 无机磷系阻燃剂第15-16页
        1.3.2 微胶囊化改性方法第16页
        1.3.3 微胶囊化改性无机磷系阻燃剂的研究进展第16-22页
            1.3.3.1 聚氨酯微胶囊化改性第16-17页
            1.3.3.2 有机硅微胶囊化改性第17-18页
            1.3.3.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化改性第18-19页
            1.3.3.4 纤维素微胶囊化改性第19-20页
            1.3.3.5 环氧树脂微胶囊化改性第20-21页
            1.3.3.6 其它微胶囊化改性体系第21-22页
    1.4 选题的目的第22-23页
    1.5 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聚苯乙烯微胶囊化AHP与AB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24-38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6页
        2.2.1 实验原料第24-25页
        2.2.2 聚苯乙烯微胶囊化AHP的制备第25-26页
            2.2.2.1 悬浮体系制备聚苯乙烯微胶囊化AHP第25页
            2.2.2.2 乳液体系制备聚苯乙烯微胶囊化AHP第25-26页
            2.2.2.3 水相体系制备聚苯乙烯微胶囊化AHP第26页
        2.2.3 阻燃ABS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6页
    2.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第26-27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7-37页
        2.4.1 PS-AHP的结构与性能表征第27-32页
            2.4.1.1 PS-AHP的红外结构表征第27-29页
            2.4.1.2 PS-AHP的表面形貌观察第29页
            2.4.1.3 不同聚合体系制备的PS-AHP的溶解度测试第29-31页
            2.4.1.4 悬浮体系制备的PS-AHP的热失重分析第31-32页
        2.4.2 ABS/PS-AH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第32-35页
            2.4.2.1 引发剂含量对ABS/PS-AHP阻燃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第32-33页
            2.4.2.2 聚苯乙烯含量对ABS/PS-AHP阻燃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第33-35页
            2.4.2.3 不同聚合体系对ABS/PS-AH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的影响第35页
        2.4.3 阻燃ABS/PS-AH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第35-37页
            2.4.3.1 引发剂含量对ABS/PS-AHP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第35-36页
            2.4.3.2 聚苯乙烯含量对ABS/PS-AHP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第36页
            2.4.3.3 不同聚合体系对ABS/PS-AHP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苯基硅树脂微胶囊化AHP与AB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38-50页
    3.1 前言第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3.2.1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第38-39页
        3.2.2 苯基硅树脂微胶囊化次磷酸铝的制备第39-40页
        3.2.3 ABS/Ph-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0页
    3.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第40-41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1-49页
        3.4.1 Ph-SiAHP的结构及性能表征第41-45页
            3.4.1.1 Ph-SiAHP的红外结构表征第41-42页
            3.4.1.2 Ph-SiAHP的表面形貌观察第42-43页
            3.4.1.3 Ph-SiAHP的溶解度测试结果第43-44页
            3.4.1.4 Ph-SiAHP的热失重分析第44-45页
        3.4.2 ABS/Ph-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45-49页
            3.4.2.1 ABS/Ph-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第45-46页
            3.4.2.2 ABS/Ph-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第46-48页
            3.4.2.3 ABS/Ph-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有机硅共聚物微胶囊化AHP与AB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50-64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52页
        4.2.1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第50-51页
        4.2.2 有机硅树脂共聚物的微胶囊化次磷酸铝的制备第51-52页
        4.2.3 ABS/PN-SiAHP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2页
    4.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第52-53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3-61页
        4.4.1 PN-SiAHP的结构及性能表征第53-57页
            4.4.1.1 PN-SiAHP的红外结构表征第53-54页
            4.4.1.2 PN-SiAHP的形貌观察第54-55页
            4.4.1.3 PN-SiAHP的热失重分析第55-56页
            4.4.1.4 PN-SiAHP的溶解度测试第56-57页
        4.4.2 ABS/PN-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57-61页
            4.4.2.1 ABS/PN-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第57-59页
            4.4.2.2 ABS/PN-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第59-60页
            4.4.2.3 ABS/PN-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第60-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五章 微胶囊化改性AHP对ABS复合材料炭层结构及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第64-82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实验部分第64-65页
        5.2.1 样品的制备第64-65页
        5.2.2 测试方法及结构表征第65页
            5.2.2.1 锥形量热仪测试第65页
            5.2.2.2 热失重测试第65页
            5.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第6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5-80页
        5.3.1 ABS/PS-AH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第65-68页
        5.3.2 ABS/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第68-72页
            5.3.2.1 ABS/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锥形量热仪结果分析第68-70页
            5.3.2.2 ABS/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炭渣微观形貌观察第70-72页
        5.3.3 ABS/SiAHP阻燃复合材料炭层的形成过程第72-79页
            5.3.3.1 ABS/SiAHP阻燃复合材料锥形量热仪燃烧后炭层的表面形貌分析第72-74页
            5.3.2.2 ABS/SiAHP阻燃复合材料炭渣的TG分析第74-78页
            5.3.2.3 炭渣的形貌分析第78-79页
        5.3.4 ABS/SiAH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模型第79-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2页
全文总结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1-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子液体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研究
下一篇: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