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磷酸铜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热转换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6页
    1.1 光热转换第14-17页
        1.1.1 光热转换材料第14-15页
        1.1.2 光热转换机理第15页
        1.1.3 基于 3d电子d-d跃迁的光谱响应拓宽原理第15-17页
    1.2 太阳能海水淡化第17-23页
        1.2.1 海水淡化第17-18页
        1.2.2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第18-23页
            1.2.2.1 太阳能蒸馏技术第18-21页
            1.2.2.2 增湿除湿海水淡化技术第21页
            1.2.2.3 间接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第21-23页
    1.3 模拟酶第23-28页
        1.3.1 纳米材料第24-26页
            1.3.1.1 纳米材料的制备第24-25页
            1.3.1.2 纳米材料的性质第25-26页
        1.3.2 纳米材料模拟酶第26-27页
        1.3.3 纳米材料模拟酶的应用第27-28页
    1.4 癌症的光热治疗研究第28-33页
        1.4.1 光热治疗第28-29页
        1.4.2 光热治疗的原理第29页
        1.4.3 光热治疗剂第29-33页
            1.4.3.1 纳米金光热治疗剂第29-30页
            1.4.3.2 碳纳米材料光热治疗剂第30-31页
            1.4.3.3 有机化合物光热治疗剂第31-32页
            1.4.3.4 半导体类光热治疗剂第32-33页
    1.5 课题选择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3-3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6-54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6-37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7-39页
    2.3 磷酸铜光热转换效率测试第39-41页
        2.3.1 磷酸铜紫外-可见-近红外吸光度测试第39页
        2.3.2 升温曲线测试第39-41页
    2.4 磷酸铜水分散液的升温测试第41页
    2.5 磷酸铜在模拟海水光热淡化中的应用第41-43页
        2.5.1 模拟海水的配制第41页
        2.5.2 自漂浮CuPOs-PDMS复合膜片的制备第41-42页
        2.5.3 808nm激光照射下模拟海水的蒸发速率测试第42页
        2.5.4 太阳能模拟光源照射下模拟海水的的蒸发速率测试第42-43页
    2.6 磷酸铜模拟酶活性测试第43-44页
        2.6.1 磷酸铜过氧化氢酶模拟活性测试第43页
            2.6.1.1 不同pH条件下磷酸铜对双氧水的分解作用第43页
            2.6.1.2 磷酸铜对双氧水的分解产氧量测试第43页
        2.6.2 磷酸铜催化双氧水分解产自由基测试第43-44页
            2.6.2.1 配制待测样品第43-44页
            2.6.2.2 鲁米诺氧化化学发光测试第44页
    2.7 磷酸铜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测试第44-46页
        2.7.1 配制待测样品第44-45页
        2.7.2 TMB-H_2O_2反应体系的紫外-可见吸光度测试第45页
        2.7.3 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第45-46页
            2.7.3.1 酶促反应动力学原理第45-46页
            2.7.3.2 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过程第46页
            2.7.3.3 酶促反应动力学数据处理第46页
    2.8 磷酸铜过氧化物模拟酶绿色催化合成水溶性PEDOT第46-49页
        2.8.1 配制反应试剂第46-47页
        2.8.2 不同反应条件下磷酸铜催化合成PEDOT第47-49页
            2.8.2.1 催化剂对合成PEDOT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2.8.2.2 温度对合成PEDOT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2.8.2.3 反应时间对合成PEDOT性能的影响第49页
        2.8.3 反应产物的处理第49页
            2.8.3.1 反应产物的透析第49页
            2.8.3.2 反应产物的烘干第49页
    2.9 催化合成水溶性PEDOT的光热转换效果测试第49-50页
        2.9.1 不同温度条件下催化合成PEDOT的升温测试第49-50页
        2.9.2 水溶性PEDOT的光热转换效率测试第50页
    2.10 水溶性PEDOT在肿瘤细胞光热治疗中的应用第50-52页
        2.10.1 MTT法评价PEDOT的细胞毒性第50-51页
        2.10.2 PEDOT肿瘤光热治疗效果第51-52页
            2.10.2.1 染色法实验原理第51-52页
            2.10.2.2 PEDOT的肿瘤光热治疗实验第52页
    2.11 磷酸铜在肿瘤细胞光热治疗中的应用第52-54页
        2.11.1 配制待使用试剂第52-53页
        2.11.2 CuPOs应用于肿瘤光热治疗实验第53-54页
第三章 磷酸铜/钴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转换性能研究第54-88页
    3.1 磷酸铜/钴的形貌与物相表征第54-64页
        3.1.1 花球状和片状磷酸铜的形貌和物相表征第54-58页
        3.1.2 球状磷酸铜的形貌和物相表征第58-62页
        3.1.3 球状磷酸钴和磷酸铜/钴的形貌和物相表征第62-64页
    3.2 磷酸铜红外和热重分析第64页
    3.3 花球状磷酸铜的光热转换性能分析第64-73页
        3.3.1 磷酸铜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表征第64-65页
        3.3.2 花球状磷酸铜的光热转换升温测试结果分析第65-66页
        3.3.3 磷酸铜的光热转换效率测试结果分析第66-67页
        3.3.4 磷酸铜-PDMS复合膜片在模拟海水光热淡化中的应用第67-73页
            3.3.4.1 磷酸铜与PDMS的复合第67-68页
            3.3.4.2 磷酸铜-PDMS复合片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表征第68-69页
            3.3.4.3 磷酸铜-PDMS复合片升温测试第69-71页
            3.3.4.4 磷酸铜-PDMS复合膜片加速模拟海水光热蒸发测试结果分析第71-73页
    3.4 球状磷酸铜的光热转换性能分析第73-80页
        3.4.1 球状磷酸铜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表征第73-74页
        3.4.2 球状磷酸铜的光热转换升温测试第74-75页
        3.4.3 球状磷酸铜的光热转换效率测试第75-76页
        3.4.4 球状磷酸铜应用于HeLa细胞光热治疗第76-80页
    3.5 球状磷酸钴和磷酸铜/钴的光热转换性能分析第80-82页
        3.5.1 球状磷酸钴和磷酸铜/钴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表征第80-81页
        3.5.2 球状磷酸钴和磷酸铜/钴的光热转换升温测试第81-82页
    3.6 基于 3d电子d-d跃迁的Cu_3(PO_4)_2·3H_2O光热转换机理的研究第82-85页
        3.6.1 Cu_3(PO_4)_2·3H_2O的光催化和荧光性能研究第82-84页
        3.6.2 Cu_3(PO_4)_2·3H_2O的光热转换机理推断第84-85页
    3.7 本章小结第85-88页
第四章 磷酸铜和磷酸钴过氧化物/过氧化氢模拟酶性能研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第88-112页
    4.1 球状磷酸铜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分析第88-96页
        4.1.1 鲁米诺氧化化学发光测试第88-89页
        4.1.2 TMB-H_2O_2体系显色法测试第89-94页
        4.1.3 磷酸铜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能应用于肿瘤治疗第94-96页
    4.2 磷酸铜催化合成PEDOT分析第96-106页
        4.2.1 PEDOT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表征第96-99页
        4.2.2 PEDOT的动态光散射法粒径分析第99-100页
        4.2.3 PEDOT的光热转换升温分析第100-102页
        4.2.4 PEDOT的光热转换效率分析第102-103页
        4.2.5 聚噻吩应用于HeLa细胞光热治疗第103-106页
    4.3 磷酸铜和磷酸钴过氧化氢模拟酶活性分析第106-110页
        4.3.1 磷酸铜催化双氧水分解产氧第106-109页
        4.3.2 磷酸钴催化双氧水分解产氧第109-110页
    4.4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结论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第12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原子掺杂碳基材料氧电极双功能催化剂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BiOBr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