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渎职罪主体研究

前言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一、 “身份论”与“职责论”之争第8-9页
    二、 我国渎职罪主体的历史沿革第9-13页
    三、 国外渎职罪主体的立法概况第13-17页
    四、 几点启示第17-19页
第二章 渎职罪主体的构成第19-28页
    一、 渎职罪主体的本质特征第19-23页
        (一) 国家机关的概念范围第19-21页
        (二) “从事公务”的应有之义第21-23页
    二、 渎职罪主体的分类第23-28页
        (一) 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第23页
        (二) 特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第23-24页
        (三) 负有特定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第24-28页
第三章 最新立法解释释义第28-38页
    一、 立法解释出台背景第28-29页
    二、 立法解释内容评析第29-36页
        (一) 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第29-31页
        (二) 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第31-34页
        (三) 未列入国家机关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第34-36页
    三、 立法解释的效力评析第36-38页
        (一) 《解释》的适用范围第36页
        (二) 《解释》的溯及力第36-37页
        (三) 《解释》的效力冲突第37-38页
第四章 立法建议第38-46页
    一、 立法解释的缺憾第38-44页
    二、 主体范围的完善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注释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中文摘要第51-53页
英文摘要第53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依托高新技术园区提升哈尔滨市经济竞争优势问题研究
下一篇:贪污罪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