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企业的设计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引论 | 第9-16页 |
1.1 论题的由来 | 第9-12页 |
1.1.1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及其反思 | 第9-10页 |
1.1.2 社会各界的努力及成果 | 第10-11页 |
1.1.3 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的目的宗旨 | 第11-12页 |
1.2 论文有关问题的说明 | 第12-14页 |
1.2.1 设计模式的界定 | 第12页 |
1.2.2 可持续发展在本论题中的理解 | 第12-14页 |
1.3 基本的研究思路及结构体系 | 第14页 |
1.3.1 论题基本的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论文的基本结构体系 | 第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2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16-22页 |
2.1 可持续发展 | 第16-19页 |
2.1.1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与自然的关系 | 第16-17页 |
2.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兴起 | 第17-18页 |
2.1.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和内容 | 第18-19页 |
2.2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19-21页 |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涵义 | 第19-20页 |
2.2.2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企业设计战略模式 | 第22-28页 |
3.1 企业战略与设计战略理论 | 第22-23页 |
3.1.1 企业战略理论 | 第22页 |
3.1.2 设计战略理论 | 第22-23页 |
3.2 企业设计模式 | 第23-27页 |
3.2.1 企业设计模式的概念 | 第23-24页 |
3.2.2 现行设计模式及其分析 | 第24-27页 |
3.2.3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设计模式的要求 | 第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企业设计模式视角中的外部条件 | 第28-34页 |
4.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第28页 |
4.2 企业科技环境分析 | 第28-29页 |
4.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29-30页 |
4.4 顾客因素分析 | 第30-32页 |
4.5 全球信息化经济一体化分析 | 第32-3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5 企业设计模式视角中的内在机制 | 第34-42页 |
5.1 产品生产条件分析 | 第34页 |
5.1.1 设计生产能力 | 第34页 |
5.1.2 产品生产设备及工艺水平 | 第34页 |
5.2 产品状态分析 | 第34-38页 |
5.2.1 产品再认识 | 第34-35页 |
5.2.2 行业地位与发展前景 | 第35页 |
5.2.3 产品生命周期研究 | 第35-38页 |
5.2.4 产品结构分析 | 第38页 |
5.3 设计状况分析 | 第38-39页 |
5.3.1 设计师、工程师状况 | 第38-39页 |
5.3.2 设计工具的运用 | 第39页 |
5.3.3 企业经济状况对设计的可承受性 | 第39页 |
5.4 组织机构及效能分析 | 第39-40页 |
5.5 企业文化及决策人的分析 | 第40-4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6 企业设计模式的实施 | 第42-53页 |
6.1 并行设计模式的提出与阐述 | 第42-43页 |
6.2 并行设计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步骤 | 第43-52页 |
6.2.1 前期准备 | 第45-46页 |
6.2.2 产品企划 | 第46-48页 |
6.2.3 具体设计 | 第48-51页 |
6.2.4 设计与生产转化 | 第51-5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7 论文总结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