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验教学评估系统设计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12-13页 |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3-14页 |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4 论文安排 | 第14-15页 |
| 第2章 虚拟实验评估的理论框架 | 第15-22页 |
| 2.1 虚拟实验教学评估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 2.2 评估的功能及作用 | 第16-17页 |
| 2.2.1 评估的功能 | 第16页 |
| 2.2.2 评估的作用 | 第16-17页 |
| 2.3 虚拟实验教学评估活动的系统结构 | 第17-21页 |
| 2.3.1 评估主体 | 第17页 |
| 2.3.2 评估对象 | 第17-18页 |
| 2.3.3 评估模式 | 第18-19页 |
| 2.3.4 评估方法 | 第19-21页 |
| 2.3.5 评估标准 | 第21页 |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虚拟实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2-37页 |
| 3.1 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 3.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 3.1.2 指标体系设计过程 | 第23-24页 |
| 3.2 指标设计 | 第24-29页 |
| 3.2.1 实验前评估 | 第24-25页 |
| 3.2.2 实验中评估 | 第25-26页 |
| 3.2.3 实验后评估 | 第26-27页 |
| 3.2.4 虚拟实验平台评估 | 第27-28页 |
| 3.2.5 附加指标 | 第28-29页 |
| 3.3 指标体系权重的设计 | 第29-36页 |
| 3.3.1 层次分析法 | 第29-32页 |
| 3.3.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2-35页 |
| 3.3.3 权重的计算 | 第35-36页 |
| 3.3.4 一致性检验 | 第36页 |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指标的实现方法 | 第37-61页 |
| 4.1 指标处理过程 | 第37页 |
| 4.2 传输及解析 | 第37-39页 |
| 4.2.1 数据的传输 | 第37-38页 |
| 4.2.2 数据的解析 | 第38-39页 |
| 4.3 数据处理过程 | 第39-59页 |
| 4.4 指标评估结果显示 | 第59-60页 |
| 4.5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虚拟实验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 | 第61-77页 |
| 5.1 虚拟实验教学评估系统需求 | 第61-63页 |
| 5.1.1 虚拟实验教学评估系统设计原则 | 第62-63页 |
| 5.1.2 虚拟实验教学评估系统体系结构 | 第63页 |
| 5.2 技术平台 | 第63-66页 |
| 5.3 系统功能 | 第66-69页 |
| 5.4 数据库设计 | 第69-73页 |
| 5.4.1 数据库详细设计 | 第69-73页 |
| 5.4.2 数据库E-R图 | 第73页 |
| 5.5 UI界面设计 | 第73-76页 |
| 5.6 小结 | 第76-77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4-86页 |
| 导师介绍 | 第84页 |
| 作者介绍 | 第84页 |
| 学术论文 | 第84页 |
| 科研项目 | 第84-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