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5-19页 |
1.2.1 漏泄波导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2 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1-31页 |
2.1 漏泄波导的辐射模式 | 第21-23页 |
2.2 圆柱坐标系下的远场积分法 | 第23-26页 |
2.3 漏泄波导与漏波天线辐射特性参数 | 第26-27页 |
2.3.1 耦合损耗 | 第26页 |
2.3.2 极化特性与轴比 | 第26-27页 |
2.4 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基本原理 | 第27-31页 |
3 漏泄圆波导辐射模式及辐射特性分析 | 第31-45页 |
3.1 辐射模式分析 | 第31-34页 |
3.2 辐射特性分析 | 第34-44页 |
3.2.1 电缆结构与参数设置 | 第34-37页 |
3.2.2 ε_g<1情况下的辐射特性分析 | 第37-41页 |
3.2.3 ε_g≥1情况下的辐射特性分析 | 第41-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漏泄圆波导传播常数及其经验公式 | 第45-65页 |
4.1 漏泄圆波导结构参数设置 | 第45-46页 |
4.2 ε_g<1时漏泄圆波导传播常数的变化规律 | 第46-55页 |
4.2.1 缝隙参数对传播常数的影响 | 第46-51页 |
4.2.2 波导内填充介质对传播常数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3 波导半径对传播常数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4 工作频率对传播常数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 ε_g≥1时漏泄圆波导传播常数的变化规律 | 第55-57页 |
4.3.1 缝隙周期对传播常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2 工作频率对传播常数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 漏泄波导传播常数经验公式 | 第57-64页 |
4.4.1 ε_g<1时传播常数的经验公式 | 第57-62页 |
4.4.2 ε_g≥1时传播常数的经验公式 | 第62-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极化保持型及环境适应型漏泄圆波导 | 第65-81页 |
5.1 加脊漏泄圆波导 | 第65-75页 |
5.1.1 加脊漏泄圆波导结构与参数设置 | 第65-67页 |
5.1.2 辐射特性分析 | 第67-75页 |
5.2 贴片漏泄圆波导 | 第75-79页 |
5.2.1 贴片漏泄圆波导结构与参数 | 第75-76页 |
5.2.2 辐射特性分析 | 第76-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6 环境对漏泄波导辐射特性的影响及改善方法 | 第81-99页 |
6.1 雪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81-82页 |
6.2 雪覆盖对漏泄圆波导的影响 | 第82-88页 |
6.2.1 雪覆盖漏泄圆波导模型 | 第82-84页 |
6.2.2 雪对漏泄圆波导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84-88页 |
6.3 抵抗恶劣环境的措施 | 第88-91页 |
6.4 增强漏泄波导近距离处电场的措施 | 第91-97页 |
6.4.1 介质覆盖的漏泄矩形波导结构及参数 | 第91-93页 |
6.4.2 介质层对漏泄矩形波导近距离电场特性的影响 | 第93-9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7 基片集成波导圆极化漏波天线 | 第99-121页 |
7.1 8GHz频段N形缝隙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 | 第99-113页 |
7.1.1 N形缝隙基片集成波导结构与参数 | 第99-101页 |
7.1.2 N形缝隙口面电场分布 | 第101页 |
7.1.3 缝隙参数优化及天线辐射特性分析 | 第101-109页 |
7.1.4 设计及实验结果 | 第109-113页 |
7.2 5.8GHz ISM频段N形缝隙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 | 第113-119页 |
7.2.1 N形缝隙基片集成波导结构与参数 | 第114-116页 |
7.2.2 天线辐射特性分析及实验结果 | 第116-119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8 结束语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9-13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