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3-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2.3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2章 美术馆、平面展品的界定与参展者视觉特性分析 | 第19-23页 |
2.1 美术馆的界定 | 第19页 |
2.2 平面展品的界定 | 第19-20页 |
2.3 视觉心理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3.1 视觉特性 | 第20页 |
2.3.2 暗适应分析 | 第20-23页 |
第3章 美术馆中平面展品的照明方式与应用分析 | 第23-63页 |
3.1 照明方式分析 | 第23-27页 |
3.1.1 自然采光为主的照明方式 | 第23-24页 |
3.1.2 人工照明为主的照明方式 | 第24-25页 |
3.1.3 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照明方式 | 第25-27页 |
3.2 自然采光的照明方式分析 | 第27-38页 |
3.2.1“天顶采光”方式分析 | 第27-30页 |
3.2.2“侧顶采光”方式分析 | 第30-32页 |
3.2.3“侧窗采光”方式分析 | 第32-34页 |
3.2.4“高侧窗采光”方式分析 | 第34-36页 |
3.2.5 自然采光环境下对展品的防护 | 第36-37页 |
3.2.6 自然采光方式的小结 | 第37-38页 |
3.3 人工照明方式的分析 | 第38-63页 |
3.3.1 美术馆中高效舒适的人工照明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3.3.2 平面展品照明中人工光源的选择 | 第40-43页 |
3.3.3 色温选择与分析 | 第43-46页 |
3.3.4 显色性分析 | 第46-49页 |
3.3.5 照度与对比度 | 第49-51页 |
3.3.6 入射角度与光源距离分析 | 第51-55页 |
3.3.7 光束角的分析 | 第55-58页 |
3.3.8 展墙与其光照特性 | 第58-59页 |
3.3.9 眩光控制 | 第59-61页 |
3.3.10 人工照明环境下对展品的防护 | 第61-62页 |
3.3.11 人工照明方式的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美术馆中照明设计的作用分析 | 第63-65页 |
4.1 光照需求 | 第63页 |
4.2 美学角度 | 第63页 |
4.3 精神领域 | 第63-65页 |
第5章 设计实践——桥头堡艺术馆群3号展馆照明设计 | 第65-76页 |
5.1 展馆简介 | 第65-66页 |
5.2 设计描述 | 第66页 |
5.3 照明与人工光源标准 | 第66页 |
5.4 照明设计方案阐述 | 第66-70页 |
5.5 照明质量展示 | 第70-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附录Ⅰ 常见平面展品的常规尺寸汇总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