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水体沉积物中多种农药的复合污染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自然水体中的沉积物第12-13页
        1.1.1 水体沉积物及其组成第12页
        1.1.2 水体沉积物与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第12-13页
    1.2 水体沉积物中的农药第13-15页
        1.2.1 农药定义及危害第13-14页
        1.2.2 沉积物对农药的吸附第14-15页
    1.3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的联合毒性第15-17页
        1.3.1 联合毒性分类第15-16页
        1.3.2 联合毒性的作用机理第16-17页
        1.3.3 农药的联合毒性第17页
    1.4 QSAR 模型研究第17-20页
        1.4.1 QSAR 模型概述第17-18页
        1.4.2 QSAR 研究的基本步骤第18-20页
        1.4.3 QSAR 的建模方法第20页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20-22页
        1.5.1 农药在环境中毒性研究第20-21页
        1.5.2 农药在沉积物上吸附研究第21-22页
    1.6 存在的问题第22页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主要数据来源第24-32页
    2.1 多种农药对发光菌毒性数据来源第24-27页
        2.1.1 多种农药对发光菌单一毒性数据来源第24-26页
        2.1.2 多种农药对发光菌联合毒性数据来源第26-27页
    2.2 多种农药在不同沉积物上吸附数据来源第27-30页
        2.2.1 多种沉积物主要活性组分及理化性质的数据来源第27页
        2.2.2 多种沉积物样品对多种农药的热力学吸附数据来源第27-30页
    2.3 农药量子化学参数计算第30-32页
第3章 多种农药在水体沉积物上对发光菌的毒性研究第32-41页
    3.1 基于 QSAR 的农药对水体沉积物上发光菌单一毒性研究第32-34页
        3.1.1 单一农药对发光菌毒性 QSAR 模型的建立第32页
        3.1.2 单一农药对发光菌毒性 QSAR 模型的验证第32-34页
    3.2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多种农药在水体沉积物上联合毒性效应研究第34-39页
        3.2.1 多种农药对发光菌联合毒性效应模型的建立第34-39页
        3.2.2 多种农药对发光菌联合毒性效应模型的验证第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多种农药在不同沉积物上热力学吸附研究第41-50页
    4.1 多种农药在不同沉积物上热力学吸附修正模型的建立第41-45页
        4.1.1 水环境中常见的吸附等温式第41-42页
        4.1.2 基于 Freundlich 方程的多种农药在不同沉积物上吸附修正模型的建立第42-45页
    4.2 基于 QSAR 的农药理化参数对热力学吸附影响研究第45-46页
        4.2.1 农药理化参数对农药综合指数 KNY的 QSAR 模型建立第45页
        4.2.2 农药理化参数对农药综合指数 KNY的 QSAR 模型验证第45-46页
    4.3 沉积物活性组分及理化性质对热力学吸附影响的研究第46-48页
        4.3.1 沉积物活性组分及理化性质对沉积物综合指数 KCJ回归模型的建立第46-47页
        4.3.2 沉积物活性组分及理化性质对沉积物综合指数 KCJ回归模型的验证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3页
    5.1 结论第50-52页
        5.1.1 多种农药在水体沉积物上对发光菌的毒性研究第50-51页
        5.1.2 多种农药在不同沉积物上热力学吸附研究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升降式喷药机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面向再制造的零件缺损部分模型重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