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公务人员聘任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公务人员聘任制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聘任制的概念内涵 | 第15-16页 |
二、公务人员聘任制的概念内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公务人员聘任制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7-19页 |
二、公平理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实施公务人员聘任制的情况分析 | 第21-30页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实施公务人员聘任制的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一、以吉林省为代表的“政府雇员”的试点 | 第21-23页 |
二、以上海浦东为代表的公务人员聘任制的试点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聘任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一、实施范围有限 | 第24页 |
二、缺乏长远性 | 第24-25页 |
三、公正缺失 | 第25页 |
四、忽视培养和使用 | 第25页 |
第三节 我国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聘任制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5-30页 |
一、“官本位”等传统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 | 第26页 |
二、关于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聘任制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 第26页 |
三、与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聘任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6-27页 |
四、与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聘任制配套的制度改革滞后 | 第27-28页 |
五、地方政府聘任制公务人员的功能不明确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国外及我国香港地区经验借鉴 | 第30-37页 |
第一节 国外及我国香港地区的实践 | 第30-34页 |
一、德国的实践之路 | 第30-31页 |
二、美国的实践之路 | 第31-32页 |
三、香港地区的实践之路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国外及我国香港地区公务人员聘任制度改革的经验 | 第34-37页 |
一、引入市场化管理模式 | 第34-35页 |
二、多样化的用人方式 | 第35页 |
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聘任制的对策建议 | 第37-44页 |
第一节 加快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职位分类改革 | 第37-38页 |
一、科学划分职位范围 | 第37页 |
二、建立符合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特点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加快地方政府聘用制政策配套 | 第38-40页 |
一、完善地方政府聘任制公务人员的培训与开发制度 | 第38-39页 |
二、完善地方政府聘任制公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39-40页 |
三、完善地方政府聘任制公务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0页 |
第三节 改进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聘任制合同内容和文本 | 第40-42页 |
一、完善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聘任制合同的内容 | 第40-41页 |
二、规范合同文本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强化地方政府聘任制公务人员的个人管理 | 第42-44页 |
一、加强地方政府聘任制公务人员在道德上的自律 | 第42-43页 |
二、加强地方政府聘任制公务人员的他律机制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