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锻造、锻压与锻工论文--锻造用机械与设备论文--锻锤论文

电液锤液压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来源第9页
    1.2 电液锤概述第9-10页
    1.3 国内外电液锤的发展和研究状况第10-11页
        1.3.1 国外电液锤的发展和研究状况第10页
        1.3.2 国内电液锤的发展和研究状况第10-11页
    1.4 我公司蒸空、汽锤改造方向第11页
    1.5 电液锤动态特性分析现状第11-14页
        1.5.1 概述第11-13页
        1.5.2 传统的传递函数法第13页
        1.5.3 引用状态空间法第13-14页
    1.6 本文的工作和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电液锤液压驱动系统的功率键合图第16-28页
    2.1 功率键合图第16页
    2.2 锻造公司改造用DY 系列电液锤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2.3 电液锤液压驱动系统的功率键合图第17-24页
        2.3.1 回程过程的功率键合图第19-21页
        2.3.2 打击过程的功率键合图第21-24页
    2.4 电液锤主要件的力学分析第24-27页
        2.4.1 主阀的随动阀芯的受力情况分析第24-25页
        2.4.2 蓄能器活塞的受力分析第25-26页
        2.4.3 快速放液阀的阀芯受力情况第26页
        2.4.4 锤头组件的受力分析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电液锤液压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8-39页
    3.1 状态空间法的引入第28页
    3.2 回程过程的状态方程第28-37页
        3.2.1 回程过程的功率键合图分析第28-32页
        3.2.2 回程过程的状态方程第32-37页
    3.3 打击过程的状态方程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电液锤液压驱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第39-55页
    4.1 电液锤液压驱动系统打击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第39页
    4.2 电液锤液压驱动系统数学模型研究第39-40页
        4.2.1 数学模型分析第39-40页
        4.2.2 状态方程中存在”病态”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0页
        4.2.3 “病态”问题的解决第40页
    4.3 电液锤液压驱动系统的仿真程序的编制第40-44页
    4.4 电液锤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字仿真第44-53页
        4.4.1 输入信号的数字模拟第44-46页
        4.4.2 1 吨模锻电液锤液压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46-53页
    4.5 用数学模型优化系统参数第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电液锤研究成果的实现第55-69页
    5.1 电液锤的先进性第55-59页
        5.1.1 使用操作方面的先进性第55-59页
        5.1.2 不受动力源控制的先进性第59页
        5.1.3 改善了环境的先进性第59页
        5.1.4 降低了劳动强度的先进性第59页
    5.2 电液锤的经济性第59-62页
        5.2.1 蒸汽锤的能耗第59-60页
        5.2.2 空气锤的能耗第60-61页
        5.2.3 电液锤吨锻件的能耗和动力费用第61页
        5.2.4 吨锻件的平均效益第61页
        5.2.5 经济效益分析第61-62页
        5.2.6 社会效益分析第62页
    5.3 电液锤研究成果的实现第62-68页
        5.3.1 一般结构组成及布置第62-64页
        5.3.2 电液锤主要技术参数第64-65页
        5.3.3 研究成果实现后的经济效益第65-68页
        5.3.4 使用维护第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1-74页
本文摘要第74-77页
ABSTRACT第77-82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合器助力泵故障模式分析及改进设计
下一篇:基于信任理论的路由协议安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