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灾备仿真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信息系统灾备仿真方法的关键技术 | 第12-22页 |
2.1 容灾技术 | 第12-16页 |
2.1.1 容灾技术概念 | 第12-15页 |
2.1.2 容灾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2 故障树分析技术 | 第16-18页 |
2.2.1 故障树分析技术概念 | 第16-17页 |
2.2.2 故障树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3 故障注入技术 | 第18-19页 |
2.3.1 故障注入技术概念 | 第18页 |
2.3.2 故障注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4 系统仿真技术 | 第19-21页 |
2.4.1 系统仿真技术概念 | 第19页 |
2.4.2 系统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5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信息系统灾备仿真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 第22-40页 |
3.1 信息系统灾备问题研究 | 第22-27页 |
3.1.1 传统信息系统灾备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3.1.2 容灾信息系统仿真建模方法设计 | 第22-24页 |
3.1.3 容灾信息系统故障检测与分析算法设计 | 第24-25页 |
3.1.4 信息系统灾备仿真能力评价方法设计 | 第25-27页 |
3.2 信息系统容错能力检验问题研究 | 第27-30页 |
3.2.1 传统仿真故障注入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3.2.2 仿真故障注入算法设计 | 第27-30页 |
3.3 信息系统灾备仿真方法架构设计 | 第30-39页 |
3.3.1 存储支撑层 | 第31-32页 |
3.3.2 应用支撑层 | 第32-38页 |
3.3.3 应用服务层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信息系统灾备仿真方法的实现和实验 | 第40-51页 |
4.1 信息系统灾备仿真方法实现 | 第40-44页 |
4.1.1 存储支撑层实现 | 第40-41页 |
4.1.2 应用支撑层实现 | 第41-42页 |
4.1.3 应用服务层实现 | 第42-44页 |
4.2 信息系统灾备仿真方法实验 | 第44-50页 |
4.2.1 实验环境 | 第44-46页 |
4.2.2 实验结果 | 第46-50页 |
4.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总结 | 第51页 |
5.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