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柴油机排放法规与控制技术 | 第9-15页 |
1.2.1 柴油机排放法规 | 第9-11页 |
1.2.2 柴油机NOx排放及危害 | 第11-12页 |
1.2.3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 第12-15页 |
1.3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污染物的研究状况 | 第15-19页 |
1.3.1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及除尘 | 第15-16页 |
1.3.2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 | 第16页 |
1.3.3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发动机尾气 | 第16-19页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1 课题创新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非平衡等离子体改善柴油机排放的理论依据 | 第21-30页 |
2.1 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2.2 非平衡等离子体改善柴油机排放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23页 |
2.3 净化机理分析 | 第23-28页 |
2.3.1 等离子体处理污染物的基本过程 | 第23-24页 |
2.3.2 非平衡等离子体的主要基元反应 | 第24-26页 |
2.3.3 非平衡等离子体的对污染物的净化机理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等离子体反应器与电源的设计 | 第30-42页 |
3.1 等离子体反应器方案比较 | 第30-34页 |
3.2 电源设计 | 第34-39页 |
3.2.1 电源电压形式的选择 | 第34-35页 |
3.2.2 电源方案确定 | 第35-39页 |
3.3 等离子体反应器的设计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非平衡等离子体改善柴油机排放的试验研究 | 第42-52页 |
4.1 标准气体模拟试验研究 | 第42-48页 |
4.1.1 试验装置 | 第42-43页 |
4.1.2 标准气体模拟试验 | 第43-48页 |
4.2 机外后处理单缸机台架试验研究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0页 |